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模拟电路设计 > 风力发电用VSG的比较研究

风力发电用VSG的比较研究

时间:06-23 来源:21IC 点击:

不同故障条件下风电系统测试的需求。

  基于全功率变流器的VSG,通常采用IGBT作为功率器件,与基于变压器和双向开关的VSG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更强大等优势;但是控制复杂,成本较高,而且IGBT等器件自身抵抗电网故障时电压、电流冲击的能力有限,可靠性不够高,因此一般局限于实验室和小功率范围内使用。

  目前国内外对这种方案的研究很多,也已经有实际的产品,但是价格很昂贵,从成本和可靠性角度考虑,基于全功率变流器的VSG 不是优选方案。

3 实验结果

  3.1 基于变压器和双向开关的VSG 实验结果

  根据前面所述基于变压器和双向开关的VSG的工作原理,构建了实验样机,变压器采用三相自耦变压器,双向开关分别使用接触器、晶闸管和IGBT,控制器采用DSP,对使用三种双向开关的情况进行了实验对比。对分别使用接触器和IGBT的VSG 进行了三相跌落实验,由于使用晶闸管的VSG进行了三相跌落时存在不同步的问题,因此对使用晶闸管的VSG只进行了单相跌落实验。

  图3 是采用接触器作为双向开关的三相VSG跌落实验波形,Ch1 为a 相输出电压,Ch2 为b 相输出电压(图中显示值与真实值的关系为1:70)。

  图3(a)为空载两相跌落波形,电压跌落发生及恢复处波形比较连续;图3(b)为带载单相跌落波形,可见电压跌落发生及恢复处都存在一段时间的电压中断,在电压恢复时有较大的电压尖峰,这是由于接触器的动作时间较慢,难以对开通和关断的时刻进行精确控制,在正常运行与故障运行之间进行切换时,两通路的接触器存在同时关断的时间,造成了输出电压的中断,同时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会在切换时形成较大的电压尖峰,可能会对被测试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图4 是采用晶闸管作为双向开关的单相VSG跌落实验波形,图4(a)中Ch1为电压跌落控制信号,图4(b)中Ch1 为带阻性负载时的输出电流波形,Ch2为输出电压波形。图4(a)显示了电压跌落控制信号和输出电压波形,当跌落发生时,输出电压有效值从220 V 跌至22 V,跌落至额定电压的10%左右,电压在过零点衔接的很好,没有出现电压中断、电压尖峰等,跌落持续时间为300 ms;跌落控制信号为低有效,可以看到跌落启动时控制信号Q1 产生一个下降沿,之后输出电压的过零点,电压发生了由高到低的切换,实现了电压跌落;同样恢复时控制信号Q1 的上升沿产生之后,输出电压在过零点发生由低到高的切换,实现了电压恢复。当跌落发生及恢复时,输出电压衔接较好,过零点没有电压畸变,也没有出现电压中断电压尖峰等,相对图3输出波形质量有很大改善,但是切换均发生在电压或电流的过零点,因此对三相VSG会出现相间跌落不同步的问题。

  图5 是采用IGBT 作为双向开关的三相VSG跌落实验波形,对15%-200 ms 电压跌落情况进行实验,图中Ch1 为跌落控制信号(图中显示幅值即为真实值),跌落控制信号为高有效,Ch2、Ch3、Ch4 分别为a、b、c 三相输出相电压(图中显示值与真实值的关系为1:40)。图5 中分别给出了单相跌落、两相跌落、三相跌落及三相跌落局部放大的实验波形,从实验波形看,输出电压可以有效响应跌落控制信号,输出电压波形跌落及恢复处衔接良好,没有电压中断、尖峰等问题,可以对电压跌落发生及恢复的时刻进行控制;调节变压器变比,可以方便地得到需要的电压跌落深度,可以灵活地得到任意相及持续时间的电压跌落。相对以上两种双向开关方案,使用IGBT作为双向开关,既能获得良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又能方便地模拟各种类型的电压跌落故障,同时又具有变压器形式的VSG 的优势,控制简单,能够为验证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试验条件。

  3.2 基于全功率变流器的VSG实验结果

  根据前面所述基于全功率变流器的VSG 的工作原理,构建了实验样机,双DSP 控制,功率器件采用IGBT,电网侧变流器用来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及稳定直流侧电压,负载侧变流器用来实现电压跌落。

图6 为基于全功率变流器的三相VSG 跌落实验波形,Ch1、Ch2、Ch4 分别为a、b、c 三相输出电压,图6(a)与图远(b)分别对应跌落50%和15%。从波形中可以看到,跌落发生时三相电压过渡比较平滑,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电压跌落深度较大时,电压波动更严重一些;在电压恢复时刻,某相电压会出现尖峰,并且随电压跌落深度的增加,尖峰的幅值也有变大的趋势。需要对控制进行优化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全功率变流器的VSG控制灵活,功能强大,可以方便地模拟各种类型的电网电压跌落故障,还可以模拟其他类型的电网电压故障,反应速度快,能够满足不同测试场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