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接口RFID解决方案提升医疗设备实用性及使用寿命
控设备还出现另一个新的挑战。为了防水和防尘,便于清洁,且不会损坏电子组件,今天的控设备均采用整体密封式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连接器或在连接器上增加功能,势必提高传感器埠的体积、成本或系统复杂性。
读写相关资料 降低维修成本
掌握可读且可靠的追溯性产品信息,了解从生产线到工作状态的全部产品信息,对于管理执行这些监控设备非常有用。长久以来,设备厂商都是在标签贴纸上用代码简明地描述产品的制造日期、修订版本、生产线/工厂、序号等产品信息,然后把这些标签粘贴在相关产品上,这类数据是质量控制与设备信息追溯所需的基本信息。
现今,系统则需要选项配置、多个传感器校准常数、保养间隔等数据。某些系统还提供用户可程序设计的热键,让用户设置及锁定这些功能,仅设备维护管理就需要如此多的数据,检查发动机状态指示灯的实时数据就更惊人。若能够记录并实时读取错误事件,将可大幅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减少检修保养时间。
通过I2C接口传给每台设备连接一个电子标签,医务人员即可记录并实时读取错误事件。
双接口内存灵活多用
根据内存需求,这些双接口内存芯片可分成多个逻辑储存区,共享同一条I2C兼容总线和天线。这个解决方案不仅扩大内存的应用范围,而且设计人员还能够在内存或任何一个逻辑区内设置一个32位的安全密码,建立内存访问权限机制。
设计的简单性,让设计人员能够灵活地应用这款双接口电子标签。假若正在读写电子标签时,设备同时得到系统命令,碰到这种状况,大多数工程师通常都会把复杂性转移到芯片内。例如,在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M24LR64双接口RFID EEPROM芯片(图1)内就有这样一个电路,可以处理可能发生的并行通讯,从RF和I2C端驱动系统活动。
图1 具双界面的RFID EEPROM
监控设备设计标准不容轻视
病患监控设备设计标准是一个与病患监控地点及监控内容有关的复杂数列。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标准,要求密切跟踪设备制造和维护数据。另外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是伪劣假冒的附件、传感器和病患身体配戴的其他测量设备。
对于直接插入的附件,设计人员可以在系统内引入一个能够让主处理器读取的数据加密方法,当然,这个解决方案只适用于智能传感器等产品。对于一次性附件,设计人员可能想引入一个低成本的能够读写附件内的电子标签的读写器(图2),然后在双接口RFID芯片内写入一个安全的设备代码(Challenge Code)。
图2 增加一个验证一次性附件身分的读写器
当新设备或认证设备上市时,在监控设备内增加一个设备代码不是一件难事。随着伪劣假冒产品问题日趋严重,市场需要一个双接口RFID EEPROM芯片之可靠且低廉的解决方案。
ISO标准确保互操作性/安全性
当前射频识别技术采用13.56MHz的ISO/IEC 18000-3模式空中接口协议(基于ISO 15693)。这个标准的最远读写距离为1公尺(m),具体距离取决于天线的大小等因素。由于工作电能极低,安全性非常高,这个射频识别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而部分新上市Android手机也已安装兼容于此种标准的读写器。
设计人员的挑战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轻松,幸运地是,今天市场上可选的解决方案非常多,有些解决方案还能用于互不相关的行业。当设计人员意识到,利用一个低成本、低功耗且易于实现的芯片能够轻松解决一系列难题时,这种系统似乎在医疗市场上拥有更宽广的应用前景。
作者:Thomas Lavallee,意法半导体
- RFID标签测试技术浅析(06-26)
- RFID标签各种测试与测量方法(07-05)
- 无源UHF RFID标签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网络设计(12-12)
- RFID多标签阅读时防碰撞技术(11-29)
- 纸基RFID包装箱标签天线设计(01-25)
- 基于WiFi和RFID定位技术的电子标签定位算法(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