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如何选择电源

如何选择电源

时间:05-16 来源:凌力尔特公司 混合信号产品 产品市场工程师 Pinkesh Sachdev 点击:

由于电子产品的风靡,能够用多种电源供电的设备已经屡见不鲜了。例如,工业手持式仪表或便携式医疗诊断设备大部分时间用电池供电,但一旦插入交流适配器或 USB 端口,就从交流适配器或 USB 端口吸取功率了,这时既为电池充电,又为系统供电。在移动系统的另一端,大型高可用性服务器机架内至少有两个电源,以在任何一个电源出故障时,保持服务器正常运行。存储服务器则用超级电容器作备份电源,以在主电源断开时,干净利落地实现无差错停机,当然,也有些服务器采用大电流主电源和小电流辅助电源。所有这些系统都面临着一项重要任务,即在各种不同的可用电源中,选择一个为系统负载供电。


电源多路复用中隐藏的问题

在给定环境中选择合适电源这一任务,听起来简单轻松,但是如果选择不当,后果很严重,可能造成系统故障并损坏电源。如果加在电源输出端的电压较高,那么在并联工作的电源之间进行切换可能导致电流回流到电源中。有些电源如果遭遇能量返回,就会出现故障,使控制环路中断,引起电源输入端子过压,这有可能导致电容器及其他器件烧掉。并联电源切换时还存在一个风险,即所有电源与输出之间的断接时间都可能过长,导致输出电压下降,系统复位或系统运行不正常。当电源之间的电压比较接近时,会出现第三个问题。有些基于比较器的控制方法引入了一种振荡模式,即在电源之间连续切换,这样一来,电源之间的切换就需要周密设计了。


相同的电源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由两个相同的电源给一个系统供电。这里相同的含义是,相同的标称电压,其变化在电源容限范围内,通常为百分之几。这种情况出现在高可用性服务器中,这类服务器配备两个或更多冗余电源,以在任何电源出现故障时,能够不间断运行。在这类系统中,一种简单的方法是,选择电压最高的电源给系统供电。两个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两个电源,阴极则连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二极管"或"电路,这样就实现了由电压较高的电源供电的功能 (参见图 1)。仅连入一个电源时,这个电路也正常工作。存在两个电源时,电压较高的那个电源,其二极管正向偏置,另一个二极管则反向偏置。

\

图 1:两个电源的二极管"或"电路向负载供电


新式服务器中有多个板卡,功率轻易就能超过千瓦,因此 12V DC 电源须提供 50A 到 100A 的电流。运用普通的老式二极管,即使是压差较低的肖特基二极管,对这样两个 12V 电源进行二极管"或",如果不是不可能,也要面临可怕的热量管理任务,因为在这么大电流时,两个二极管的电压下降 1V,就会消耗很大的功率,例如,在 50A 电流时,功耗为 50W。因此需要压差低得多的理想二极管。正像解决其他许多电路问题时一样,MOSFET 再次伸出了援手。MOSFET 加上一个检测电路,可起到理想二极管的作用,正向偏置时 (输入高于输出),接通压差非常低,反向偏置时 (输入低于输出) 则断开。理想二极管压差可降至普通二极管的 1/10,因此功耗降至可应对的 5W。通过 RDS(ON) 为 2mΩ 的单个或并联 N 沟道 MOSFET,很容易实现这样的理想二极管"或"电路。图 2 显示了一个这样的电路及其 I-V 曲线。凌力尔特的 LTC4352 控制一个 N 沟道 MOSFET,以实现理想二极管功能。这样的两个电路并联,就形成了一个理想二极管"或"电路,可用于冗余电源系统。按照一定比例线性跟随 MOSFET 的压降,可确保电源不产生振荡,平滑切换,而 0.5µs 的快速接通和断开时间,则最大限度地减小了输出压降和反向电流。

\\

图 2:具 UV/OV 的 LTC4352 理想二极管及其 I-V 曲线

理想二极管的功能是无源二极管望尘莫及的。仅当输入处于欠压 (UV) 和过压 (OV) 门限设定的有效范围之内时,LTC4352 才能成为理想二极管。STATUS# 引脚向下游电路提供 MOSFET 接通或断开的状态信号,FAULT# 引脚指示 MOSFET 是由于 UV/OV 状况而关断,还是由于 MOSFET 呈电阻性或开路而导致过大压降,后者在故障发生之前发出了即将出现故障的警报。


让我们共享负载吧

二极管"或"是一种"赢家通吃"型系统,在这种系统中,电压最高的电源提供全部负载电流。如果两个电源均等地向负载供电,将热量压力一分为二共同承担,那么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会大幅提高,电源的寿命也可得到延长。然而,许多调节电源的负载共享电路受到了环路振荡的困扰。与电源变化互动的负载共享控制环路使问题变得复杂了。在这里利用理想二极管概念可以解决问题。通过调节理想二极管压降,补偿电源电压之差,可以使两个理想二极管的输出电压相等。在这两个相等的点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