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各种IGBT 式感应加热电源性能比较

各种IGBT 式感应加热电源性能比较

时间:07-20 来源:上海巴玛克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李南坤 点击:

c 脉宽调制型(无斩波调压)产品采用软开通、硬关断(或带缓冲的硬关断)电路,因此IGBT 损耗大,且这种方式容易脱离软开关状态导致IGBT 损坏。

  d 设备在过压、过载、感应圈短路或部分短路、功率元件过热等情况下控制电路不能起到有效限制和保护作用,导致设备损坏。

  e 并联谐振方式的设备容易发生逆变单元过压而损坏器件。

  f 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差,系统运行不稳定或保护限制功能容易误动作,设备可靠性差;或设备设备由于外界因素或偶然因素保护停机后不能自动重起动。

  g 整流后直接采用大容量电力电容滤波,无滤波电感或直流侧IGBT 斩波电路,因此功率因数低,输入电流谐波大;如采用电力电解电容,还有发热、串联均压问题、寿命较短等缺陷。

  2 新型数字式空冷感应加热电源的主要特点

  一种新型引进技术的  感应加热电源主回路如下图所示,该产品为创新的全空冷结构,在中央处理器DSP 的数字式控制下,功率器件IGBT 始终精确工作在零电流开关状态,自动重起动功能保证了设备连续运行的可靠性;与非数字式产品相比,数字式产品在各方面性能均得以提高。

  该产品的整流单元为不可控整流,且直流侧采用 IGBT 斩波调压,谐振方式为输出隔离型次级串联谐振。这种电路有效提高了设备效率和功率因数、减少输入谐波、降低IGBT损耗;使得设备可以采用全空冷结构,并消除设备来自水系统的故障;基于这种结构,设备的工作频率为1KHz-100KHz。

 

  2.1 准确可靠的过零软开关IGBT 逆变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一般均采用谐振软开关控制,可以大为降低IGBT 开关损耗,且实现自动跟踪谐振频率。

  有的产品直流侧没有 IGBT 斩波电路,这是一种软开通硬关断电路,或者是带缓冲的硬关断电路。这种电路的关断损耗较大,且容易脱离软开关状态。采用直流侧IGBT 斩波电路后,可以实现完全的软开通软关断,并将开通损耗和关断损耗均降至最低。

  传统控制电路采用锁相环跟踪系统谐振频率,但谐振频率较高时,影响频率跟踪的离散参数比较突出,频率较高时,锁相环精度不够,容易出现脱离软开关的状态,因此开关损耗增大,严重时导致IGBT 损坏。因此,提高控制的准确度是保证IGBT 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

  新型  感应加热电源采用DSP 进行跟踪控制,凭借DSP 的快速处理能力,可根据不同工况进行跟踪补偿,使系统准确度大幅度提高,谐振频率和相位的跟踪误差大为降低。此外,系统采用的快速IGBT 驱动电路也有助于更准确快速的高频软开关电路的实现。

  2.2 全空冷结构

  传统水冷设备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损耗大、二是容易损坏。由于水冷线圈由铜管绕制,在高频运行时,其涡流损耗非常大,损耗的能量均由水带走,这使得系统效率降低。此外,水冷管路容易发生水管结垢堵塞烧毁器件的现象。

  基于准确可靠的数字式 IGBT 软开关技术, 感应加热电源采用了全空冷结构,这样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彻底消除设备来自水系统的故障。

  该产品为输出隔离型次级串联谐振。输出隔离有利于安全运行;由于采用数字式控制,可以做到极低的逆变直流分量,因而采取次级串联谐振方式成为可能;次级串联谐振的隔离变压器只承载有功功率,而且也采用空冷结构。整个系统从整流单元输入到谐振输出单元的效率高于95%。如果是初级谐振带隔离变压器,则因为变压器承载5-10 倍的无功功率,整个系统的效率低于90%。

  空冷设备的寿命比水冷设备更长。

  2.3 不间断运行

  数字式产品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提高产品可靠性,减少停机;最为有效的是自动重起动功能,在外界因素或偶然因素保护停机后,处理器经分析后立即自动重起动,这样对工件的加热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设备可靠性大为提高。

  例如,如感应器冷却水压发生波动导致设备停机,模拟式设备只能等待人工恢复和再次起动,数字式感应加热电源可以在水压恢复正常时立即重起动,并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

  2.4 完善的限制保护措施

  在感应加热设备中,由于负载工况比较复杂,完善的限制保护措施必不可少,但限制保护措施绝不能降低设备运行可靠性。

  完善的限制保护措施应该是在有相当大的抗扰动前提下,当较大扰动发生时,设备起动限制程序,但继续保持安全运行,扰动消除后,设备即恢复正常运行,如此设备得以不间断连续运行,可靠性大为提高;只有在超出设备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设备才强制保护退出运行。

  数字式产品容易实现上述功能,而模拟式产品由于无法进行计算和判断,无法做到完善的限制保护。

  2.5 增强功能

由于采用了数字式, 感应加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