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2025妤犵儑鎷�04闁哄牞鎷�17闁哄喛鎷� 闁哄嫮鍠愬﹢锟�闁搞儻鎷�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TD-LTE/GSM共站部署技术

TD-LTE/GSM共站部署技术

时间:06-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降低系统间耦合度,建议尽量满足各系统独立电调的设计。目前国内外的天线厂商均可提供此类双极化、多频段、独立电调的天线,并且已经商用。假设目前GSM900和GSM1800均使用独立天线系统。TD-LTE和GSM1800共站建设方案如下:

可选用双极化双频段双电调的商用天线,这种天线有2对(4个)天线端口,两组天线端口的信号可以独立手动或远程调整电下倾角,从而可以做到两个系统相对独立优化。市场上这类天线包括双频天线1710-2170MHz/2300-2690MHz和宽频天线1710-2690MHz/1710-2690MHz两类。均可实现独立电调。

其中1.9GHz TD-LTE与GSM1800频率和覆盖能力也相近,可以通过合路器共用一对天线端口。2.6GHz TD-LTE可使用另一对端口。这样,TD-LTE在两个频段的覆盖可以通过两组独立电调进行优化,同时,兼顾GSM1800网络覆盖的要求。

这一方案仅需更换原有GSM1800天线即可,不增加现有天面天线数量。其他若干系统间和频段间的组合,结合不同的天线及部署策略,本文不再详述。

4 TD-LTE/GSM共存射频分析

目前中国移动GSM1800,TD-SCDMA大多与GSM900共站建设,无论从TD-SCDMA还是从GSM演进支持F频段TD-LTE,都需要考虑与GSM共站时的隔离问题。下面是两系统间的隔离理论分析:

TD-LTE对GSM1800的干扰

杂散干扰:根据3GPP规范,TD-LTE落在GSM1800接收频段内的杂散为:-98dBm/100kHz; 考虑GSM接收机灵敏度为-110dBm,要求两系统间的隔离较小

阻塞干扰:根据3GPP规范,考虑GSM对接收频段以外的阻塞指标为0dBm,则所需的隔离度要求较小

考虑GSM1800对TD-LTE的干扰

杂散干扰:3GPP规范中未规定共站时GSM系统在TD-LTE频率范围内(1880~ 1920MHz)的杂散发射要求。如果没有特别考虑共站支持,一般GSM产品能够满足-30dBm /MHz的杂散指标要求。则在满足TD-LTE接收机性能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所需的隔离要求较严。

阻塞干扰:根据3GPP规范,LTE与GSM共站时的阻塞指标为+16dBm; 假设GSM最大发射功率为49dBm, 则所需的隔离度较小。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认为GSM与LTE系统间干扰的主要问题是GSM下行链路发射杂散对TD-LTE上行接收的干扰,网络部署时无论考虑采用空间隔离还是滤波器耦合衰落,所需的隔离要求较严。按此要求,对于采用天线空间隔离达到要求,则所需的天线间水平空间隔离或垂直隔离距离较远;这一要求从工程实施来看,实现较难。因此建议采用满足隔离度的合路器方案。

将GSM1800和F频段TD-LTE合路后与D频段共用天面,可以实现一个天面支持两种制式,3个频段,无需考虑工程实施时天线隔离的问题,同时可以实现对1.8G和2.6G独立电调,各自独立优化。

5 TD-LTE/GSM共站实测结果

基于上述方案的单站TD-LTE/GSM共站实测结果如下图2,3所示。其中eNB在图中红圈位置,小区指向蓝色箭头方向。站高大约30米。从图2可以看出GSM1800的覆盖在共站前后保持稳定。图3给出了TD-LTE的性能指标,例如在小区边缘方向拉远达到800米时,下行速率仍大于10Mbps (RSRP>-110dBm)。上述指标完全符合预期结果。

闁告梻濮惧ù鍥ㄧ▔閿燂拷...

图2 GSM1800共站前(左图)后(右图)覆盖对比

闁告梻濮惧ù鍥ㄧ▔閿燂拷...

图3 基于GSM1800共站的TD-LTE性能(左图为RSRP,右图为下行速率) 

总结

本文针对国内TD-LTE扩大规模部署中,站点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TD-LTE/GSM共站建设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可以看出基于GSM1800的建设方式较其他共站建设有性能优势。在站点解决方案中,介绍了与GSM1800共用天线的方案,由于采用了双频双电调的天线,GSM1800和TD-LTE可以实现独立优化电下倾角。在TD-LTE/GSM共存方面,为满足系统间隔离要求,建议采用合路器的解决方案。单站的验证显示,该方案保证了GSM1800系统稳定,同时TD-LTE的性能没有明显损失。下一阶段我们将针对该方案进行进一步组网验证。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