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TD-LTE业务和终端现状及发展趋势

TD-LTE业务和终端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间:03-01 来源:《电信工程与标准化》 点击:

1  背景

世博TD-LTE演示网的建成和开通,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相对于网络设备,在LTE的产业链上,业务和终端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如何利用好LTE网络更高的带宽,促进数据业务更全面的发展,是目前推动TD-LTE整个产业链走向成熟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对于2G/3G网络业务和终端的发展,LTE将会有很大的差别。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用户已习惯了2G良好的语音业务质量,另外3G网络带来了一定带宽的增长,有效的提升了用户对于移动数据业务的体验,同时3G网络产业链也相对成熟,价格适中,基本可以满足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对于中速数据业务的需要。这无疑对LTE的业务和终端质量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即良好的业务体验和更高速的数据传输。
 作为产业链上与用户最密切相关的一环,业务和终端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网络走向市场的最重要因素。本文将立足于本次世博会TD-LTE演示网中业务和终端的现状,阐述其特点和应用前景,最后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 世博TD-LTE演示网业务和终端

2.1 演示网终端概述

 相对网络设备,TD-LTE的终端发展略微滞后。在网络建设和功能验证之初,主要以板卡级的测试终端为主。业务测试阶段后,随着TD-LTE终端芯片的成熟,逐步引入了小型CPE和数据上网卡。在世博展示期间,TD-LTE演示网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推动了终端多样化的发展,产出了多种的数据卡以及第一款TD-LTE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等,初步形成了TD-LTE整条产业链的格局。

 接着简单介绍一下世博TD-LTE演示网中所用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网络终端,分析其性能及指标,给出其目前最新的发展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世博TD-LTE演示网几个终端的性能指标

\

  测试终端形态和功耗都较大,相对功能也较多,在前期建设和测试中起到了验证和优化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能较好的支持切换,多用在室外移动场景下的业务部署。CPE的形态和功耗相对适中(可用电池进行供电),处理能力也比较稳定。但由于其不支持切换的功能,多作为了游牧式的定点业务的网络终端(如即摄即传业务),能较好的适配此类业务的特点。USB上网卡基于了TD-LTE芯片,形态和功耗都很小,能很好的用于室内高速上网的业务中。

 目前各类终端和网络设备不同厂商之间的IOT测试还在进行中,已有一部分终端产品可以接入多个厂商的网络设备,但是仍不支持在不同厂商之间切换,这也将是下阶段工作将大力推动的一个目标。
 另外,基于TD-LTE芯片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也已在世博会中亮相,这也标志着TD-LTE整个产业链将会更全面的发展。虽然就目前而言,这类终端仅支持10Mbit/s的系统带宽,业务也主要是提供上网及视频点播等等,但是这个成果也大大提前于早前的预期,相信在其性能稳定以后必定会大大推动网络的部署和试商用。

2.2演示网业务概述

 本次世博TD-LTE演示网室外主要以高带宽的高清视频演示业务为主,室内为上网卡提供高速上网的体验。目前TD-LTE网络属于发展初期,对于业务部署主要是基于不同网络终端的形态和性能进行相应适配。主要的业务及其特点如表2所示。

表2  世博TD-LTE演示网业务概述

\

目前在TD-LTE演示网室外业务中主要采用大型T-UE和小型CPE两种网络终端形态,对于小型CPE目前暂不支持切换,所以其业务形态主要为游牧式定点状态。(主要为便携视传和即摄即传两项业务)在室内,采用USB上网卡作为终端,可以提供高速上网体验。

 TD-LTE业务和终端发展趋势

 本节主要立足于目前TD-LTE业务和终端发展的现状,结合用户的需求特点,提出对近期TD-LTE业务和终端发展趋势的看法。

终端发展趋势

由于TD-LTE具备频段易获得性、上下行带宽可调节等优势,同时无线宽带市场随无线互联网市场的发展需求出现井喷效应,TD-LTE得到产业链各方的青睐。从世博会上来看,TD-LTE终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预期的时间点,产生了多款芯片以及第一款手机和平板电脑,为整个产业链格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预示这TD-LTE成熟的时间将大大提前。同时,从实际中看,TD-LTE终端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首先,TD-LTE芯片的稳定性仍不够高,在现场测试中发现,即使同一批制造的数据卡,所表现出的性能仍不尽相同,持续稳定运行的时间有起伏。其次,目前绝大多数的小型网络终端还不支持切换,所以仅合适用于室内或定点的场景,使用范围受限。另外,TD-LTE终端厂商较多,同各个主流的网络设备厂商之间的IOT测试不完全,使得业务的使用范围受限。这些在实际中暴露出来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