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编程DSP实现802.16 PHY信号处理
IEEE802.16标准的各个版本都规定了PHY(物理层)的多种选项,包括调制、信道编码和天线分集技术。物理信道带宽可以在1.25 MHz~20 MHz之间变化。上述所有选项都会影响基站的性能和信号处理复杂度。
许多客户希望提供一种可以从802.16-2004升级到802.16e标准的方法。上述需求以及对支持互通性(成功部署新标准的关键)的需求,都要求基站的PHY采用可编程的信号处理器件。
图1为802.16基站基带信号链路基本框图。
因为802.16-2004和802.16e标准都是在OFDM基础上建立的,所以FFT和IFFT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两种变换都用于频域副载波(携带编码的数据位)和时域采样(在物理通道上传送)之间的转换。一次IFFT的输出被称为一个OFDM符号。按照这种方式进行通信,OFDM系统可以实现抗多径干扰,各副载波之间几乎或者完全无干扰,并且具有相当低的复杂度。
与FFT密切相关的是信道均衡,它包括大量的MAC运算,还包括客户专用的复杂算法,以便恰当地估计信道和表征结果,尤其是在具有移动性的系统。
同步模块在测距期间起作用,基站通过此模块获得新用户的信号,并且调整现有用户的定时(通过反馈来调整)。同步通常是通过计算接收信号与已知前同步信号的相关性,或自动计算接收信号与其自身延迟信号的相关性实现的,利用该信号确定的周期性属性,然后将得到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一个检测器,以便确定是否有信号送到,如果有,确定其精确定时。
同步操作既需要MAC运算,也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例如,处理一个20 MHz的信道时,在10?s的窗口中计算一段有64个采样数据的相关性则需要14,000次复数MAC运算,大约比256点FFT运算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但是,上述MAC的精度通常可以简化为用8 bit实数和复数乘以1 bit的实数和复数。这种简化的MAC可以在TigerSHARC处理器中实现,也可以在FPGA中实现。另一方面,检测器可能包含比较智能的用户专用算法,也可能需要C语言程序。
802.16标准支持高数据速率(70 Mbps左右),有多种信道编码选项。必备方案是卷积码(在802.16-2004标准中,还要结合里德-所罗门(RS)码),卷积turbo码、turbo乘积码,以及802.16e标准中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都是可选的。
信道解码的高数据速率超出了传统DSP体系结构的能力。可能的实现方法有专用指令、硬件加速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除了本身计算的高复杂度,基站体系结构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数据带宽和存储器,以便支持更先进的解码方案。
人们期望基于802.16e标准的系统实现多天线处理,它增加了两级的复杂度。首先,信号链中的几个模块,特别是FFT和IFFT,必须为每个天线流都复制一份。其次,系统必须为不同的天线流计算出并选取适当的权重,以满足诸如最大信号干扰比的要求。
在802.16e系统中,允许在同一个OFDM符号中复用多个子信道(因此称为OFDMA),从而增加了对可编程性的需求。虽然802.16-2004系统通常不需要每次处理一个OFDM符号,但是802.16e增加了子信道、副载波和OFDM符号之间的复杂映射,包含了几种可能的排列。这就增加了更多的总控制码和存储器访问,并且提高了调度处理任务的复杂度。另外,应该有一种体系结构支持升级以便增加功能,例如混合ARQ(自动重传请求)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处理)。
为基站PHY提供的可编程技术包括DSP、FPGA以及可重复配置的逻辑器件。DSP的优势就是C程序和低功耗,但是传统的DSP不具有上述一些算法所要求的计算密度。为了弥补此缺陷,现代的处理器增加了专用指令和协处理器等功能。某些最新的DSP设计还支持大容量的片内存储器和很高的I/O存储带宽,这在实现诸如802.16标准的实时PHY时是至关重要的。虽然FPGA可以达到上述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密度,但是如果完全采用FPGA解决方案,其编程模式可能无法完全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可重复配置的逻辑器件试图通过由常用的异构处理元件组成的一种结构来发挥DSP和FPGA的组合优势,但是其技术的成熟度和编程的易用性还存在问题。
考虑到上述需求和当前的处理器发展情况,适合802.16基站PHY的合理解决方案是采用双重方法。对于基本的系统,完全采用DSP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必需的计算资源,同时提供方便的编程模式。对于具有更宽的信道带宽或较多天线数量的高级系统,应当采用DSP和FPGA的组合方案。采用这种方法,PHY可以保持类似的编程模式,同时将一小部分计算量大的功能分配给FPGA,例如信道编码。这两种体系结构都具有增加功能、升级软件以及移植到新版本标准的灵活性。
- 在采用FPGA设计DSP系统中仿真的重要性 (06-21)
- 基于 DSP Builder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06-21)
- 达芬奇数字媒体片上系统的架构和Linux启动过程(06-02)
- FPGA的DSP性能揭秘(06-16)
- 用CPLD实现DSP与PLX9054之间的连接(07-23)
- DSP+FPGA结构在雷达模拟系统中的应用(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