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3G时代技术与业务结合更紧密
2011这一年3G正式进入井喷式发展,从运营商和产业链的网络升级、业务营销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上可以看出,本届通信展的参展内容在网络、业务上的聚焦点围绕以下话题。
架构创新:全面简化网络结构
进入多网协同发展时代,产业链的创新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而是扩展到包括无线网、传送网、核心网在内的整体架构的革命。本届通信展多个架构创新成为主流设备商展区的重点内容。其中,华为"Single战略"通过全IP平台实现无线、固定宽带、城域网、OSS/BSS等网络组织部分的平台化,可支持不同技术体制的设备,一套硬件设备满足2G/3G/LTE的演进需求;爱立信将小蜂窝、微蜂窝等低功率节点布放在宏基站覆盖区域内,形成同覆盖的不同节点类型的异质网络(HetNet),成为运营商蜂窝网络的重要补充;中兴通讯全系列的Uni解决方案则主打"全网融合"理念,通过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使用效能的最大化,涉及接入网、承载网、业务网、运维支持、终端等全产品领域。
在无线网络上,业界专家点评称,阿尔卡特朗讯的 lightRadio侧重于基站的小型化与分布化,通过分散式架构缓解网络建设压力,适合作为现有网络的有效补充,应用于多层网络中的低层覆盖与热点话务吸收。LiquidRadio则更关注网络资源的智能化动态调度,通过认知无线电技术来创新网络无线资源管理,对于今后无线网络向更高效的频谱资源利用发展、向网络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管道:趋向务实
摆脱"哑管道",向智能管道的演进,提升用户体验并增强网络营收,这是运营商在管道策略上的现阶段目标。为此,产业链提出了种类繁多的建设方案和建设思路。在本届展会上,在有关于智能管道的演示内容中,可以看到华为提出的"金管道"方案、上海贝尔提出的"彩色管道"、中兴通讯提出的ZSP(ZTE Smart Pipe)以及爱立信提出的"智能管道"等几大服务模式,囊括了基础管道、应用+管道、终端+管道、应用+管道+终端等形式。
在智能管道建设方案的选择上,运营商更加注重现网的实际情况和运营效果,并提出了"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流量可调控、网络可管理"等四个目标。这个目标也逐渐融入了产业链新推出的管道解决方案中。
移动支付:呼之欲出
除了网络、技术架构上的亮点,本届通信展在运营商和产业链展示的各类业务中,移动支付因其巨大的市场前景、频率利用和商业模式的博弈受到最多关注。
截至2011年下半年,看准移动支付的巨大市场潜力,众多软硬件企业都在SIM卡消费应用平台大笔投入,并与运营商在国内一些城市开始了业务试点。其中,与SIM卡消费应用平台直接关联的移动支付终端解决方案,也是三大运营商重点展出的内容。
今年6月大连软交会上,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就重点演示了其移动支付业务。两家运营商目前主推的手机支付方案,都采用的是SIM卡+软膜(一端包裹SIMA卡,另一端贴电池外面)的方式,相比以前SIM卡改造以及手机背面贴膜的办法,这种新型的方式给移动支付SIM卡推广以及手机终端配套,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支持的频段都为13.56MHz。可以支付的场合除了购物消费、交通刷卡,还能用作员工门禁与考勤系统等。
据联通人员称,广东、大连等地的联通已经在试点该业务,只是何时大规模向全国推广还未明确。
物联网:渗入各行各业
从各大企业的物联网参展内容中也不难发现,这一巨大的产业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萌生出种类繁多的、务实的应用案例。
去年我国发布了全球首个二维码解码芯片,研发了高水平光纤传感器,借此推动了其他如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后,物联网已经在智能交通、移动支付、城市管理等领域,实施了多个应用示范项目,并取得一系列进展。
- 美科学家首次采用微波技术使两个独立离子发生量子纠缠(08-16)
- 海岸带所聚合物敏感膜电位传感技术研究获进展(01-10)
- 我国遥感成像探测技术获重要突破(02-26)
- 科学家使用射电望远镜与GPS跟踪地下核试验(10-06)
- “应用于太赫兹激光技术的双波长激光晶体的研制”通过验收 (05-09)
- 遥感技术助力专家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发现多处古遗址(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