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时间:05-30 来源:FID世界网-朱仲英 点击:

写器:又称扫描器,它能发出射频信号,扫描电子标签而获取数据。读写器包含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受器)、控制单元、与电子标签连接的耦合元件以及与PC机或其它控制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3)微型天线:它在电子标签和阅读器问传递射频信号。

  4)信息处理系统:即计算机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RFID系统内存储有约定格式数据的电子标签,粘附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读写器通过天线发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感应磁场范围时被激活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的编码等信息,被读写器无接触地读取、解码与识别,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然后将识别的信息送至主计算机系统进行有关的数据信息处理。

  1.3 传感网技术优先攻关的瓶颈

  据有关方面研究表明:现在传感器问的信息量已超过计算机或其它应用,成为信息交互的主流。其在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都有各自攻关的关键技术。传感网与因特网的高效融合,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从而形成 "物联网"。因此,传感器核心芯片和传感器网接入因特网的技术将成为今后几年IT前沿技术进展中优先攻关的瓶颈。

2 物联网的由来与进展

  2.1物联网的由来

  今年以来,"物联网" (IntemetofThings)成为国内外IT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实际上它已经走过了l0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后,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物联网的研发。我国物联网研发始于1999年,当时中科院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在无线传感网络、智能微型传感器、现代通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04年国家金卡工程把RFID应用试点列为重点工作之一;2005年1O月原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开展电子标签标准的研究;2006年23个部门f行业)共同成立了国家金卡办RFID应用工作组,启动了相关RFID应用试点工作。

  据了解,国内 RFID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市场中已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RFID产业链逐步扩大,集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通信运营业、信息服务业和面向各相关行业的应用等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2008年上半年无锡市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合作成立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进传感网、物联网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物联网从材料、器件、技术、系统到无线通信网络等方面也正在形成产业链。

  截至2009年6月,我国拥有固定电话3;30亿户、移动电话用户6.95亿户、因特网用户3.38亿户,均居世界第一。因特网和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人际沟通的基础设施,这为实现物联网奠定了物质基础。我国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已成为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我国物联网的典型应用雏形已经逐渐呈现,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围界防入侵系统",它通过埋设在地下的传感器,在机场围栏外面设置了一道传感网,一旦有人或动物靠近,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识别信号,并且精确地进行定位。它实际上是一个电子围界防入侵系统。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技术与产业革命。任何国家都需要在经济危机后寻找一个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复苏的"引擎",物联网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两化融合"一直是我国倡导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从国家政府到企业个人都在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物联网的出现有望成为"两化融合"的突破口。

  2.2 物联网的内涵

  目前,对物联网概念,说法不一,有的说,它与传感网是同一概念,也有的说,两者有区别。关于物联网的准确定义,目前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正在从标准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有望在不久后发布。本文仅从应用角度阐述物联网技术的内涵。

  众所周知,因特网实现了世界上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计算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互;而物联网则正在实现世界上物与物、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与交互。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fI ID)、二维码、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组成的智能传感器,经过接口与无线通信网络、因特网互连,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相互间智能化地获取、传输与处理信息的网络称为"物联网",其核心是智能传感网技术。

  "物联网"的精髓是感知,感知包括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协同处理、智能组网、信息服务,以达到控制指挥的目的。其中,传感网是感知的网络,是物和物的互联;移动通信网是信息传输的网络,是人和人的互联;因特网是联接虚拟信息共享的网络,而物联网是联接现实物理世界的网络。实质上,物联网是传感网与因特网、移动通信网,"三网"高效融合的产物,是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高效融合的产物(又称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数字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