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PTN 3G元年崭露头角

PTN 3G元年崭露头角

时间:04-04 来源:通信世界网 点击:
当前,我国通信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全业务运营市场形成后,运营商纷纷加快了网络升级及改造的进程。在正式进入到3G时代后,加快3个标准的3G网络建设,逐步开始3G商用成为运营商的首要任务,这也将给运营商、设备商以及业务提供商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

据了解,按照电信运营企业各自发展规划,从2009年到2010年,三大运营商在3G上的直接投资预计将达到2800亿元,未来3年有望推动我国GDP增长率上升0.5%~1%,并将拉动近2万亿的社会投资,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3G应运而生

随着网络建设的日趋稳定与运营商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3G业务的开展成了必需趋势。如今,全球家庭信息化的发展正处于强势上升的通道中,数据业务市场极速扩大,新的市场需求呈井喷之势。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与急迫的需求,运营商已经通过多次网络升级、改造以适应运营商全业务的开展。

与此同时,为满足运营商的全业务开展,国家及设备商也在全力发展中国的FTTx产业,其产业链在成长过程中愈加成熟,这在满足运营商、终端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的稳步发展。显然,这种需求与良好的网络接入基础为3G的开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对烽火通信等通信设备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要求也变得更为苛刻。

尽管如此,烽火通信等通信设备商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依然能够经受的住行业与运营商的大浪淘沙,以各自对3G承载技术的独到见解及一流设备成为了运营商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其中,烽火通信的CiTRANS660PTN设备早在去年底的中国移动PTN测试中就已经具备进入市场商用的条件,其顺利通过设备保护特性等各方面测试的优异表现给运营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新联通的WCDMA、中国电信的CDMA2000,还是中国移动的TD-SCDMA,对于运营商来说,设备商在各个测试中的优异表现,不仅代表了设备商长期以来稳步发展的技术实力,而且也是终端用户所选3G业务的重要保障。

PTN助力3G建设

作为支持高速数据接入的3G网络,其业务承载除了GSM话音业务外,其他业务种类也随之不断丰富。伴随着业务流量的不断增加,以TDM为基础的传统传送网络传送效率较低的劣势就突显出来,从而难以适应全业务对带宽需求的迅猛增长,从而给运营商造成了巨大的传送成本压力。此外,我国运营商的城域网现状是SDH/MSTP、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多个网络分别承载不同业务、各自维护,这难以满足多业务统一承载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发展需求。因此,城域网需要采用更灵活、更高效和低成本的分组传送平台来实现全业务统一承载和网络融合,分组传送网(PTN)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在PTN技术上颇具造诣的烽火通信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在我国运营商的城域网中,PTN技术被定位为城域的汇聚接入层,以IP技术为核心,可用于多业务的环境,是IP/MPLS、以太网和传送网三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面向连接的传送特征,适用于承载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回传网络、以太网专线、L2VPN以及IPTV等高品质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与基于路由器的IP/MPLS解决方案相比,PTN具有低成本、高可靠和易维护等多种优势。

当前,PTN作为一种面向分组的传输网技术,已被主流运营商列为商用化进程的推动目标,其两大主流技术-ST-MPLS/MPLS-TP和PBB-TE+PBB的国际标准化进展已成为业界顶级设备商们关心的热点。

在引入PTN解决方案时,国内主流通信设备商烽火通信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组网模型。现网存在大量的MSTP设备是不可避免的,引入PTN设备建网的时候,如何跟现有网络进行融合就是人们首先思考的问题。在实际组网建设的时候,如果PTN设备跟现有的MSTP设备"插花组网"(PTN设备和现有MSTP设备在同一个环内),对于PTN设备的优势是完全无法体现的。与其这样组网,还不如就在该节点加入一端MSTP设备。现网的MSTP设备大可以用于承载语音业务,新建的PTN网络可以为未来的IP业务提供支持。

2.网络互通问题。PTN网络跟现有的MSTP网络能够实现业务的互通。这点也是未来网络中实用性最强的一个功能。毕竟在规模使用的时候两个网络之间能够实现业务的流通是有必要的。

3.产业链成熟度的问题。PTN产业链目前还在逐步的成熟过程中,技术标准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就实际应用上的具体功能和应用模式都还在跟运营商进行探讨。

3G的建设与ALLIP时代的即将到来,为国内运营商和设备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发展空间。中国移动的PTN测试已进入现网测试阶段,烽火通信等业界顶级设备商正积极参与其中,为推动3G的市场化和商用化做出不懈努力!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