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创新应用
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如图3所示,现有的系统采用双芯片:MCU+外部RDC(旋转变压器转换器)的方案,CPU要从外部RDC读取角度值,然后查表,搜索sin和cos值。而富士通半导体的MB91580方案采用单芯片:MCU集成了RDC,CPU可以任何时候直接从寄存器中读出绝对角度值、sin和cos值。这样就可极大简化硬件电路,软件设计工作也得到简化。
“如果将RDC单独放在外面,整个电机控制系统的成本可能占到6、7美元。2013年富士通半导体还将第二代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MCU产品会集成两个RDC在芯片内部,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目的。”丁洁早表示。
MB91580 缩短马达控制时间达40%!
如下图5所示,通过高性能CPU缩短电机的控制时间之前有三个做法,需要1-9步的处理流程,比如PIC的计算等变换的处理。把这些处理全部集成到芯片里,通过硬件电路就可以实现。现在通过MB91580可将流程缩减为一半,5步就可以实现。这样有什么好处?之前的处理时间25微秒,现在处理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2微秒,可以缩短马达控制时间达40%,从而提高电机运行的效率。
图5:MB91580集成的高性能CPU和内设Rx I/F可缩短马达控制时间40%。
丁洁早介绍说,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的MB91580系列共包含9个产品信号,提供从64管脚到100管脚还有144管脚的多种选择。开发这么多款型是为了满足不同区域客户的要求,欧美的客户可能选择144个管脚,中国的客户就选择100管脚,有一些印度的客户也可能选择100个管脚,可满足不同设计成本的市场需求。
图6:MB91580 产品系列(9个产品,64管脚-144管脚)。
通用处理器在BMS和整车控制中大显身手
新能源汽车整个控制方案,除了电机控制,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控制单元。这些都不需要专门的控制系统,“低成本、高性能”的通用处理器可迎合这样的市场需求。富士通半导体推出了通用MCU系列新产品。像16位16FXS系列,它是精简的版本,可将有些功能精简下来,降低成本,符合汽车平台化趋势。
“客户不管是选择简单的设计,还是复杂的设计,我们都有不同的型号来满足。16位MCU 如16FXS系列比较适合一些低成本的控制应用,像BMS;而32位MCU如FR81S系列就比较适合更复杂的整车控制应用。”丁洁早表示。他阐述道,BMS现在成本很高,因为电池单元非常多,每一个电池单元都要有一个MCU控制,大概需要几十个MCU,如果把MCU成本降低,同时又不牺牲性能和质量,这样相当于把整个新能源汽车设计向前推进了一步。
不过。富士通的这些32位和16位通用MCU系列采用的是同一套仿真器和开发套件,都是采用USB调试连接。“这就有一个好处,当设计师转向高性能的时候,工具采购的投入,一套就可以完成。富士通的开发工具成本低于150美元,不到1000元人民币。一千块钱就可以搞定16位、32位所有整套工具,这是比较合算的。”丁洁早笑称。
富士通半导体还开发了如图7所示的一系列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参考方案,客户针对量产还需要进一步定制化和修改。
图7.富士通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参考方案。
图8. 新能源汽车各个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创新概念。
如上图8,对于新能源汽车应用开发,包括各个控制系统,富士通还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系统集成的创新,如通过MB91580 MCU可以通过电机控制抑制CPU负载率,因此它可以同时进行BMS电池管理控制和DC-DC控制,这有利于通过系统集成削减整体成本。
- 如何将DSP和MCU两者完美结合(08-10)
- 基于MCU+DSP的运动控制硬件平台设计(10-01)
- 微控制器省电管理方法(05-04)
- 利用低成本的MCU的UART驱动智能卡(05-04)
- DSP结构特点和运算性能(07-19)
- 基于DSP+MCU的列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应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