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基金会现场总线FF技术在球团竖炉上的应用

基金会现场总线FF技术在球团竖炉上的应用

时间:07-3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控制功能的分散意味着危险分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FFHSE高速总线和FFH1总线相互补充,构成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平台。现场总线仪表、智能I/O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现场总线连成一体,系统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不仅降低了布线成本,而且还具有设备远程调试和自诊断能力,维护方便。

?不仅支持多种现场总线智能仪表,也支持传统的模拟仪表、DCS和PLC,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已有投资。

?支持设备描述技术,保证了不同厂商现场总线设备间的客户操作性,使用户有很大的设备选择空间。

?可以集成各种流行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监控组态软件,是真正开放的网络化控制系统。

?采用OPC标准,实现硬件与软件及软件与软件间的信息集成,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

?支持Internet,使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对生产过程进行远程监控。

三.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现场总线技术的核心是网络技术,NCS-3000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实时网络,信息处理满足实时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FF总线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如图一所示,共分为五个层次。

  最底层是H1层。它的特点是可以总线供电,可以通过中继器延长电缆距离;网段的调度设备(LAS)可以冗余;可以在仪表中运行功能块,使控制功能分散到现场仪表;可以用于本质安全防爆环境。

  第二层是HSE层。它是高性能的控制干线,通讯速率达到100Mbit/s;采用标准以太网设备和网络;通过联接设备可以集成H1子系统;HSE可以选择冗余;通过HSE不但能够运行标准的功能块,而且可以运行灵活功能块,以满足批量控制和混合控制的需要。

  第三层是OPC数据交换层(OPCDX)。在这一层,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可以交换数据,从而使数据可以用于支持各种应用软件包,例如,应用于ERP系统,资产管理系统(AssetManagement),历史数据处理,最优化算法,数据仓库等,通过OPCDX还可以与非FF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第四层是上述的各种应用软件包在这一层运行。

  第五层是MIS系统,将过程数据用于全厂管理。


根据FF总线系统体系结构,结合竖炉造球生产的工艺特点,将竖炉造球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如下,见图二。

  如上图所示,整个系统由配料烘干电气控制系统、造球筛分电气控制系统、竖炉本体电气控制系统、成品运输电气控制系统和过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过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包括若干H1子系统,采用总线拓扑结构,通过HSE/H1网关与网络集线器连接;系统中的各电气控制系统由NCS-3000FF分布式智能I/O组成,将传统的离散数据和过程控制中标准的4~20mA模拟仪表信号引入系统,完成安全连锁等功能;各电气控制系统、仪表控制系统和上位机,如操作站(人机接口),工程师站(组态与诊断), 生产调度(企业资源计划)工作站和管理工作站等,通过工业以太网与网络集线器连接,采取星型拓扑结构。

  系统中的操作站、工程师站、生产调度工作站和管理工作站构成系统的生产调度、计划管理、信息决策网络层,该层网上传递的管理数据信息量较大,实时性及安全性要求不很高,采用工业以太网方式互连,使系统具有冗余功能。用户通过网络能将生产决策、计划、管理、经营和调度等所有功能信息进行有效集成,使工厂各个职能部门和车间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网络各计算机主要功能是:操作站的作用是完成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与交换及显示等功能;工程师站的作用是完成对设备的组态、系统工艺参数的设定和修改、报警上下限的设定及系统运行、生产、报警等历史资料的显示和查询功能;生产调度工作站的作用是实现各车间生产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站的作用是对系统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管理, 生成管理所需的各种统计报表并打印。采用OPC标准,实现硬件与软件及软件与软件间的信息集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自主开发的组态及监控软件各种控制算法满足基本连续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要求;支持在线组态功能;支持自定义控制算法功能;支持参数自整定的能力;支持先进控制的能力;支持高级语言环境的能力。

现场控制网络层采用现场总线基金会FFH1总线和FFHSE总线。仪表控制系统所使用的FF智能仪表通过FFH1总线按照总线拓扑结构连接,根据安装位置和功能划分为8个网段,每个网段有8-16台设备,各网段间通过HSE/H1接口设备与HSE总线按照星型拓扑结构连接。FF现场总线仪表可构成控制回路、能够提供更多过程信息或更多维护信息,具有设备远程调试和自诊断能力,维护方便。Hl链路主设备LAS(具有链路活动调度功能的设备,控制阀、变送器均可以有此功能)可进行冗余配置。传统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