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CC-Link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CC-Link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时间:08-03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一,概述
近年来在不少城市中各种高层建筑不断建起,建筑内的各种设备品种多分布广如何搞好这些设备的运行管理,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又能合理利用能源便于管理,降低运行费用是业主最为关心的,因此不少大型建筑都设计了楼宇智能系统对楼宇中的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其实质就是现代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在现代化多功能建筑中的应用,它将建筑内的各种设备如配电设备,给排水设备,暖通设备等在各自的现场控制器控制下按预定的控制策略使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工作在最佳状态下,达到节能、舒适的效果。BA系统通常设有1至2个中央控制主站,在中央主站可以监控各个被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和重要的运行参数,记录运行状态的历史趋势和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报警类型和次数等,为设备管理分析制定维修计划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国外不少著名的公司如美国HOneywell,JOHOSOH和西门子公司等都推出了一些专门楼宇智能控制系统。这些系统虽然功能较强,但系统投资较大。我们针对楼宇控制系统的特点,采用了基于三菱现场总线C-CLINK技术,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的集散型控制系统,具有运行可靠,修改控制软件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中央站应用亚控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组态王软件,这是一种运行在Windows 95/NT上的组态软件。具有多任务、多线程及良好的实时性,已运用于电力、制冷、化工、机械制造、交通管理等多种工程领域,构造有效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整套控制系统已成功地在浙江印刷厂新厂房中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性能稳定,灵活,非常适合在一些中小规模的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中使用。

二,系统硬件构成:
(一) CC-Link简介
CC-Link是CONTROLCOMMUNICATION LINK的简称,它通过简单的三芯屏蔽线,提供156KBPS至10MBPS的通讯速率(视系统通讯距离而定),最大通讯距离可达1200M(156KBPS速率)。CC-Link网络上可挂的各种模块(包括开关量I/O和模拟量I/O)以及子站控制器,可方便地组成各种类型的控制系统,并可大大简化控制学系统的布线。
(二) 三菱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三菱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体积小,运行指令速度快(0.08us/基本指令)内置8K步的RAM和时钟,具有PID运算指令,是FX系列中性能最高的, 并且拥有模拟量控制、系统通讯的各种特殊用途组件,是一套可以满足多样化广泛需要的PLC。该系列PLC具有较强的通讯功能,可通过FX2n-CCL通讯模块直接挂在CC-Link网络上,组成集散控制系统,通过CC-Link网络可与主站交换数据,通过主站PC机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管理监视和控制。
(三) 整个系统的框图如图:

三,系统功能和控制策略
(一)、供配电系统:
安全、可靠供电是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本系统根据需要将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和频率传感器将电压、电流信号等统一转换成4-20ma信号送至现场控制器的A/D转换模块读入控制器,实现能量管理。如配电系统采用先进的微机检测空气断路器并能提供RS232或RS485通讯接口和通讯协议,可用PLC的专用模块代替A/D转换器获取电量数据,以提高精度和实时性、降低成本。本系统还可并对重要回路开关开关状态与变压器的温升情况进行检测,监视各种异常情况。
(二)、空调子系统
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能源消耗最大,约占45%左右,楼宇自控系统在保证提供舒适环境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能耗。根据杭州地区冻夏季换季时间不定且时间较长的气候条件,在冷冻机房设计了以PLC和液晶触摸屏组成的智能操作台,该操作台省去了其他各种仪表盘,使盘面标准化、小型化,节省布线。通过冷冻机房操作台操作者可以直观地监视大楼内各有关参数如各采样点的温度,室外温湿度,各水池水位等,为操作者提供信息,并能在气候不适合自控操作时,如换季时或设备检修时切换至手动操作,还可以通过本操作台对各个设备有关参数进行设置,使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
本系统由冷冻机组、热交换器和空调系统末端设备三部分组成:
控制策略与功能
A.根据冷冻机组运行要求对冷却水泵、空调水循环泵、冷却塔风机及冷冻机组启动停止顺序进行全自动、半自动和手动进行逻辑控制。
B.根据空调供回水温差和空调水流量计算即时的系统制冷或制热量,实时显示系统负荷率,为冷冻机组、热交换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启停和台数控制提供依据。
C.本系统通过检测空调供回水压差并与设定值比较进行PID运算来调节旁通阀以实现水系统流量恒定。
D.通过检测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冷却风机的启停和台数控制,以保证冷水机组冷媒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