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视角补偿原理及广视角技术的应用
广视角技术将产品应用扩展到完整的领域,等待的是大尺寸电视应用的产品到位,这场烟硝味极重的LCD TV之争,也只不过是最近一年左右的事,虽然目前家用电视市场仍以CRT为主,电浆显示器PDP的出现让消费者尝试到面积大、体积小的平面显示(Flat Panel Display,FPD)电视,但其有电力消耗过大,解析度不高、平均对比不足,明室对比不佳、平均亮度等加强的问题,液晶电视在50寸以下的胜出指日可待。
开发广视角技术的轨迹可描述如下:初始滥于日本,南韩后来居上,而台湾紧跟在后。日本几乎以原始显示及制程技术开发为大宗、台湾则以不断提升大尺寸基板产能为优势,但可怕的是南韩兼具两者的发展。以MVA来说,最早在1998年由富士通(Fujitsu)提出,一直发展至今,仍稳居MVA的技术龙头,而台湾厂商,如友达、奇美持续投资建立更大基板生产线,提供其相对应产能,使日本与台湾合作的模式不断出现,台湾也因此于技术上获益不少,韩国三星则紧追日本,比台湾更积极投入显示技术研发,提出类似MVA的PVA模式。又以IPS为例,最早在1995年由Hitachi提出,后于1997年由Matsushiat改善提出2-Domain的S-IPS,解决了方位角的Blue/Yellow Shift问题,尔后似乎停摆了一阵子,但南韩LG电子则在此时悄悄继续改进,造就今天的LG.Philips Display(LGP)在IPS上的重要地位。台湾的友达、奇美、瀚宇彩晶、广辉等公司则在这一两年内持续投入五代厂或更大的六、七代厂投资,且各有日本的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FDTC)、Hitachi Display和Sharp的技术支援,这场激烈的竞赛看来还要持续一阵子。
现行真正量产的大型广视角技术,可分为:
(1)MVA系列:
a.Conventional MVA:奇美电子(CMO);
b.P-MVA:友达光电(AUO)、FDTC;
c.PVA:Samsung;
d.CPA:Sharp。
(2)IPS系列:
a.Conventional IPS:无;
b.S-IPS:LG.Philips;
c.AS-IPS:Hitachi Display。
表3所列为2002年以来所有大型LCD-TV的产品规格及使用之广视角技术。
总结
在TFT LCD厂商不断的更新显示结构、提升制程技术及提高大型化量产能力的努力下,把产品应用拉往更大尺寸之电视领域,所有家电厂商无不积极推出液晶电视,以投入这场由上游液晶显示面板厂商延续下来的战场。在各类广视角技术中,明显只剩MVA和IPS两项是往大尺寸电视应用发展的选择。应用方向的转变,使得昔日的广视角技术专注点由各式各样琳郎满目的结构转变为致力影像改善,如何提供更高正向对比、更大视角(包括对比、色偏、灰阶反转、穿透率均匀性等特性)、更快速反应(Rising Time、Falling time和灰阶间反应)、更高色浓度、更高亮度,以及解决态影像的模糊(Blurring)问题反而成为现今广视角技术更应投注的开发课题。
- 基于DM642的TFT-LCD显示设计(12-21)
- 基于FPGA及NiosII软核处理器的TFT-LCD接口设计(12-15)
- 基于FPGA的彩色TFT-LCD控制电路设计及其ASIC实现(12-15)
- 基于AVRMEG16的多功能航空电子钟设计(12-22)
- TFT-LCD制造工艺过程(10-23)
- Linux2.6.26.5加入TFT-LCD驱动(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