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跨越鸿沟:英特尔“播种”新生态圈

跨越鸿沟:英特尔“播种”新生态圈

时间:09-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Once You‘re Lucky, Twice You’re Good”,英特尔中国董事总经理黄节用手机快速记下硅谷著名记者Sarah Lacy的成名作标题。

这是英特尔投资为自己的投资企业和合作伙伴准备的一场“炉边闲话”。演讲台上的Sarah与另一位记录者Michael Malone讨论着“硅谷的灵魂”——“让技术鲜活”。黄节从Michael Malone的话中感到共鸣:当Facebook、Twitter等一批缔造了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公司躁动了一个投资时代后,技术驱动的企业重新得到更大 的关注。

而英特尔投资是最早嗅到新一轮技术投资机会的硅谷风投之一。“从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到大数据分析,面向广泛的技术领域进行投资, 推动芯片、智能设备、PC、云和数据中心的进步”,在这场重回加州亨廷顿海滩的英特尔投资全球峰会上,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投资总裁苏爱文 (ArvindSodhani)重申了本阶段的投资重点,并宣布了对16家科技企业的投资,而全年预计投资总额为3.55亿美元。

技术趋势的前瞻源于英特尔集团对新生态圈的选择。在移动终端市场首轮旁落后,PC时代的巨头不得不选择了新的领域启动复苏,而已经持续了十五年的峰会成为这段旅程的重要驿站。

苏爱文用一张图谱概括了英特尔的投资: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二合一笔记本和桌面电脑作为门户,数据中心、云存储和数据分析则构成了基础设施。

投向生长中的“互通生态系统”,投资与市场趋势的“时差”常常发生,英特尔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许盛渊认为,在产业概念缺乏、生 态系统尚未形成的阶段,投入新领域看起来像是进入了投资的冬天。但这也正是英特尔一类的产业投资者的机会所在:调动全球资源,帮助被投企业跨越产业的沟 壑,一步步完善生态圈。

万物互联:跨越鸿沟

Eyesmart(释码大华)的虹膜识别技术,让东方网力(300367)联合创始人冯程的眼前一亮。

今年3月,登陆中国创业板的两个月后,从安防监控起家的东方网力宣布了与奇虎360(QIHU)的合作,从一款“360家庭卫士”智能摄像机开始,涉足家庭安防和智能家居行业。第一次参加英特尔全球峰会的冯程,期望在这里找到提供公有云架构和底层智能技术的合作伙伴。

东方网力代表了一批智能硬件互联参与者的诉求。在谈及最近的投资案例之前,英特尔投资可穿戴设备部门董事总经理Rob Rueckert首先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幻灯片,上面罗列着数条“需要的技术”:灵活的能量传递/更有效的充电、传感科技、数据分析、界面交互等等——他更 愿意花费时间,先谈谈方兴未艾的硬件互联领域亟须补齐的短板。

去年的圣迭戈(San Diego)海边是另一番光景,尽管苏爱文在当时的峰会上强调了对于设备技术的关注,但可穿戴的终端设备才是被资本追逐的热点:英特尔投资宣布注资健康监 控类智能手表Basis和极限运动智能眼镜Recon。几个月后,英特尔进一步收购了Basis Science,理由在于这款腕表小型并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适用于跟医疗保健相关的数据采集。

“从终端设备转向底层技术,是今年的硬件投 资策略上最大的变化”,Rob Rueckert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所主导的投资案例印证了这一转移:来自美国内华达州的Eyefluence公司将一种稳定、低功耗的眼 球追踪技术,搭配iUi*互动模型,集成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的头戴显示屏(HMD)当中,从而提供自然、直线的眼球追踪和控制。

Ossia公司则研发出了一项叫作Cota的智能天线技术,运用远端、定位的方式将电力安全传递给设备。Ossia创始人HatemZeine表示,无论设备是在静止或移动的状态,30英尺的距离内都无需使用直线对传式传输。

Rob Rueckert认为,硬件之间交互的可操作性(inter operability)是可穿戴设备及物联网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这项挑战在成型阶段的中国产业一线表现得最为直观。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宁宇 发现,行业里的每个参与者都在推出不同标准的终端,无论手环还是手表,“这些硬件之间不能交互不能共享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几乎是场‘灾难’。”

因此,Eyesmart一类技术被寄望成为通用的解决方案。张宁宇认为,虹膜识别能够被运用在各种智能硬件的移动支付认证,每个人独有的眼球虹膜,相对密码和指纹识别而言更为保险,而识别背后的计算能力,使得随时随地发生的支付行为可以被实时分析。

在抵达消费者的路上,障碍还不止于技术和标准。许盛渊进一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