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基于ARM的宿舍智能安防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ARM的宿舍智能安防监测系统设计

时间:10-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摘要:该设计是基于ARM Cortex—M3处理器内核LM3S1138为主控制器的宿舍智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判断宿舍是否发生火情,检测人员进出及非法入室情况,监测不同贵重物品的移动情况。宿舍节点控制器接收信号实现声光提示和液晶显示,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送给监控机实现异地监控,一部监控机可以远程监控多个宿舍,有利于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的扩招,校园的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特别是学生宿舍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为解决该问题,很多高校采用雇佣安全人员巡视的方案,但成本颇高且效果不佳。部分高校则采取安装宿舍监控摄像头的方法,虽然达到了一些效果,但引起了广大师生对自身隐私权受到侵犯的质疑。考虑以上因素,文中主要针对宿舍安防问题设计了一套智能化、人性化的宿舍智能安防监测系统。

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主要通过宿舍内的节点控制器LM3S1138单片机采集人体红外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贵重物品出入检测模块产生的数据信息,经过处理实现LED闪烁和语音警报功能,利用键盘输入密码可以解除警报。宿舍节点控制器与监控机利用无线通讯传送监控数据,实现异地监控及多个宿舍的网络控制。监控机可将数据信息储存在24C256芯片为核心的储存模块并记录近几天宿舍安防情况,通过显示模块显示。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人体红外检测模块

该模块可工作在两种模式:工作模式和省电模式。当有人进入探测区时,热释电传感器感应出信号,并向单片机发送高电平,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在其感应范围活动,将一直输出高电平。当无人进入或人离开时,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系统进入省电模式。

1)探测范围分析

一般的红外检测电路自身接收灵敏度较低,检测距离在2 m左右,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以及频率响应速度,本设计在传感器上安装了一个菲涅尔透镜(与传感器相距1 cm),可将探测范围增加到5 m左右,同时感应锥度可达100°左右。

2)抗干扰性分析

为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使之对人体感应最为敏感,采用滤光片作为传感器的窗口。由于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度零度的物体均能发出红外辐射,温度越高红外辐射的波长就越短。辐射最强的波长满足维恩定律:

λmax·T=2 989(μm·K) (1)

上式中,T=300 K为人体的热力学温度,λmax=9.64 μm为人体辐射的红外波长。可见,人体辐射的最强的波长正好在滤光片的响应波长7.5~14 mm的中心处,从而使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只对人体有反应。

2.2 烟雾检测模块

将烟雾传感器放置在宿舍内,它会根据烟雾浓度及成分产生相应的模拟电信号,将此信号经过LM339比较器,若浓度小于阈值电压UT所对应浓度时,则输出低电平,若浓度大于阈值电压UT所对应浓度时,则输出的高电平,单片机分析此电平信号进行声光报警。

通过多次测试获得阈值电压UT=1.5 V,利用电阻分压,如果R=100 kΩ,则根据下列公式:

求得电阻R1的阻值为23.33 kΩ,可采用50 kΩ的电位器代替。

2.3 贵重物品出入检测模块

本模块采用无线收发编码解码芯片PT2262/2272组成功耗低、体积小、检测距离可调的无线检测装置,检测贵重物品的出入情况,使用时在每个贵重物品上配备一个低功耗的无线发射装置,在宿舍端的控制区安装一个无线接收装置,收发装置的地址都相同,但不同的贵重物品所发送的数据不同,以此来区分不同的贵重物品。

根据实际情况,将接收装置的接收范围设定为3 m以内,当贵重物品放在宿舍内时,接收装置可收到相应的信号;当贵重物品被拿出宿舍时,接收装置无法收到信号,触发外部中断,单片机处理后进行声光报警,并通知主控端;当内部人员要将贵重物品拿出宿舍时,可以通过宿舍端进行登记,并告知主控端,当贵重物品被拿回时,接收装置会收到其无线信号,单片机即可判断该物品已被放回。

2.4 语音提示模块

为了使该系统实现更先进、更人性化的功能,该系统采用ZY1730语音芯片进行人声提示,使该系统的各种警报清楚明了,不仅该宿舍成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也能够使路人理解并提供帮助。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系统使用瑞典IAR System公司推出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IAR EW)嵌入式开发工具,借助它可以有效地开发并管理嵌入式应用项目,功能完善。采用主流单片机编程语言-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各项功能。C语言功能丰富,代码清晰易读,易形成模块化,编译及调试效率高,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明显增加软件可读性,便于改进和扩充。

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