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第41节:在串口接收中断里即时解析数据头的特殊程序框架

第41节:在串口接收中断里即时解析数据头的特殊程序框架

时间:11-2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开场白:

上一节讲了常用的自定义串口通讯协议的程序框架,这种框架在判断一串数据是否接收完毕的时候,都是靠“超过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现串口数据”来判定的,这是我做绝大多数项目的串口程序框架,但是在少数要求实时反应非常快的项目中,这样的程序框架可能会满足不了系统对速度的要求,这一节就是要介绍另外一种响应速度更加快的串口程序框架,要教会大家一个知识点:在串口接收中断里即时解析数据头的特殊程序框架。我在这种程序框架里,会尽量简化数据头和数据尾,同时也简化校验,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响应速度。

具体内容,请看源代码讲解。

(1)硬件平台:

基于朱兆祺51单片机学习板

(2)实现功能:

波特率是:9600.

通讯协议:EB GG XX XX XX XX ED

其中第1位EB就是数据头.

其中第2位GG就是数据类型。01代表驱动蜂鸣器,02代表驱动Led灯。

其中第3,4,5,6位XX就是有效数据长度。高位在左,低位在右。

其中第7位ED就是数据尾,在这里也起一部分校验的作用,虽然不是累加和的方式。

在本程序中,

当数据类型是01时,4个有效数据代表一个long类型数据,如果这个数据等于十进制的123456789,那么蜂鸣器就鸣叫一声表示正确。

当数据类型是02时,4个有效数据代表一个long类型数据,如果这个数据等于十进制的123456789,那么LED灯就会闪烁一下表示正确。

十进制的123456789等于十六进制的75bcd15 。

发送以下测试数据,将会分别控制蜂鸣器Led灯。

控制蜂鸣器发送:eb 01 07 5b cd 15 ed

控制LED灯发送:eb 02 07 5b cd 15 ed

(3)源代码讲解如下:

#include "REG52.H"

#define const_rc_size 20 //接收串口中断数据的缓冲区数组大小

#define const_receive_time 5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没有串口数据过来,就认为一串数据已经全部接收完,这个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大小

#define const_voice_short 80 //蜂鸣器短叫的持续时间

#define const_led_short 80 //LED灯亮的持续时间

void initial_myself(void);

void initial_peripheral(void);

void delay_long(unsigned int uiDelaylong);

void T0_time(void); //定时中断函数

void usart_receive(void); //串口接收中断函数

void led_service(void); //Led灯的服务程序。

sbit led_dr=P3^5; //Led的驱动IO口

sbit beep_dr=P2^7; //蜂鸣器的驱动IO口

unsigned int uiRcregTotal=0; //代表当前缓冲区已经接收了多少个数据

unsigned char ucRcregBuf[const_rc_size]; //接收串口中断数据的缓冲区数组

unsigned int uiVoiceCnt=0; //蜂鸣器鸣叫的持续时间计数器

unsigned char ucVoiceLock=0; //蜂鸣器鸣叫的原子锁

unsigned int uiRcVoiceTime=0; //蜂鸣器发出声音的持续时间

unsigned int uiLedCnt=0; //Led灯点亮的计时器

unsigned char ucLedLock=0; //Led灯点亮时间的原子锁

unsigned long ulBeepData=0; //蜂鸣器的数据

unsigned long ulLedData=0; //LED的数据

unsigned char ucUsartStep=0; //串口接收字节的步骤变量

void main()

{

initial_myself();

delay_long(100);

initial_peripheral();

while(1)

{

led_service(); //Led灯的服务程序

}

}

void led_service(void)

{

if(uiLedCnt

{

led_dr=1; //开Led灯

}

else

{

led_dr=0; //关Led灯

}

}

void T0_time(void) interrupt 1 //定时中断

{

TF0=0; //清除中断标志

TR0=0; //关中断

/* 注释一:

* 此处多增加一个原子锁,作为中断与主函数共享数据的保护,实际上是借鉴了"红金龙吸味"关于原子锁的建议.

*/

if(ucVoiceLock==0) //原子锁判断

{

if(uiVoiceCnt!=0)

{

uiVoiceCnt--; //每次进入定时中断都自减1,直到等于零为止。才停止鸣叫

beep_dr=0; //蜂鸣器是PNP三极管控制,低电平就开始鸣叫。

}

else

{

; //此处多加一个空指令,想维持跟if括号语句的数量对称,都是两条指令。不加也可以。

beep_dr=1; //蜂鸣器是PNP三极管控制,高电平就停止鸣叫。

}

}

if(ucLedLock==0) //原子锁判断

{

if(uiLedCnt

{

uiLedCnt++; //Led灯点亮的时间计时器

}

}

TH0=0xfe; //重装初始值(65535-500)=65035=0xfe0b

TL0=0x0b;

TR0=1; //开中断

}

void usart_receive(void) interrupt 4 //串口接收数据中断

{

/* 注释二:

* 以下就是吴坚鸿在串口接收中断里即时解析数据头的特殊程序框架,

* 它的特点是靠数据头来启动接受有效数据,靠数据尾来识别一串数据接受完毕,

* 这里的数据尾也起到一部分的校验作用,让数据更加可靠。这种程序结构适合应用

* 在传输的数据长度不是很长,而且要求响应速度非常高的实时场合。在这种实时要求

* 非常高的场合中,我就不像之前一样做数据累加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