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装进垃圾桶 物联网助力垃圾分类
小朋友正通过服务终端学习垃圾分类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黄明钢 深圳大学实习生 冀静波) 垃圾分类已经写进深圳重要工作日程表。2015年底要实现人均垃圾零增长目标,如何推进垃圾分类?我市500个示范单位(小区) 试点垃圾分类的进展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福田区多个分类试点单位,就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进展、困难等进行采访。试点单位各自探索,多有创新,成为垃圾分类的探路者。
滨河新村
芯片装进垃圾桶
"数字芯片、后台数据库、手机绑定……"讲解员邓先生在为参观者介绍垃圾减量分类模式时,不时地说着这些让人听起来非常数字化的专业词。
滨河新村垃圾投放点(数字厨余垃圾桶)
作为福田区城管局为突破瓶颈、探索新模式而打造的5个垃圾分类创新试点之一,滨河新村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尝试引进深圳英尔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化、科技化运作。该公司将物联网、无线互联、人机交换、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与垃圾分类相结合。
据邓先生介绍,小区居民实名制注册参与,每户家庭都拥有一张"家园卡",而小区的每个厨余垃圾桶均被植入了数字芯片,且小区厨余垃圾收集点均装有数据采集设备。在倒垃圾时,小区居民只需让自家的"家园卡"与厨余垃圾桶的数字感应区轻触一下,自家参与垃圾减量分类情况及投放量等数据就会被实时采集、导入后台数据库,传到终端设备上。
同时,通过物联网手段,采集到的居民投放信息数据在终端处理后转化为积分,统计出居民的投放情况。居民手机与数据库捆绑后,就能收到自家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和积分等信息。小区每月会将全区居民投放情况公布,对投放情况较好的居民进行奖励,发放小礼品。
"厨余垃圾若不被及时清理,发出臭味影响环境怎么办?"在参观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时,很多市民对此提出疑问。为解决该问题,小区每天分早晚两次(早上8:00~9:00;晚上8:00~9:30)对居民分类投放的厨余垃圾进行统一收集。收集后的厨余垃圾将会被清转至同心南垃圾压缩站,由专业公司进行资源化处理。
为更好地进行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小区还建立了一座服务站,以便居民咨询相关问题、领取卡桶和奖品以及收集居民意见及时整改等。据最新统计数据,小区垃圾总量约2.6吨,其中,厨余垃圾约600公斤。从半年的运行情况来看,目前滨河村居民知晓率达95%,参与率达65%,准确率达78%,减量率达36.78%。
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
如何撤销楼层垃圾桶,让居民往楼下分类投放垃圾?这是楼层均为高层且栋数多的翰岭院在推行垃圾分类之前面临的一个大难题。目前,这个问题在翰岭院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据悉,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小区管理处决定首先选择其中5栋进行试点。工作人员到每家每户进行撤销楼层垃圾桶的沟通,有业主反对或是不理解时,再进行一而再、再而三地沟通,用自己的行动打动业主,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说服业主,让业主真正理解撤销楼层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再进行15天公示,最后撤销楼层垃圾桶;在撤销楼层垃圾桶后,碰到少数仍不配合的业主在楼道随意丢弃垃圾,垃圾分类作业人员就及时逐层进行垃圾收集并再次引导居民往楼下分类投放垃圾。待巩固5栋垃圾分类的成果之后,再推广到整个小区。
记者在翰岭院看到,现今小区每栋楼下均摆放着两个其他垃圾桶,共有17个其他垃圾投放点;每3栋楼放置一组厨余垃圾桶,共有7个厨余垃圾投放点。
根据街道办6月底的调查,翰岭院小区居民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85%,准确率达55%,减量率达30.5%,对福田区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莲花一村
撤桶设点奖优秀家庭
莲花一村5月1日开始逐步撤销遍布于小区的户外垃圾桶,建成19个分类垃圾集中投放点,并制定了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和监督管理的制度,使小区的垃圾分类效果得到快速的提高。
莲花一村物管人员入户到每个家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利用一些简单易懂的沟通方式使居民自愿参与垃圾分类。利用垃圾分类工作在小区全面铺开的时机,举办感谢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给参与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发放奖品,鼓励继续支持垃圾分类工作。
取缔了每个单元口设置一个户外垃圾桶的管理方式,在小区的两到三栋之间建设一个分类垃圾投放点,有业主反对或是不理解时,进行沟通,如仍有居民继续反对,再进行多次沟通,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业主,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说服业主,让业主真正理解垃圾集中投放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
在莲花一村小区,记者看到,每栋楼下摆放着其他垃圾桶两个,共有19个其他垃圾投放点;每三栋建有一个分类垃圾集中投放点,并于厨余垃圾桶一侧设置垃圾分类标志牌,以便小区居民现场学习和识别。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在每天早上7:00~9:00、晚上7:00~8:30两个时间段内,小区督导员会在19个分类垃圾投放点开展监督管理。同时,小区督导员会对积极参与的家庭以及各家庭的投放情况进行统计,并依据该数据以及实际情况评选小区优秀家庭。
此外,小区专门配置了资源垃圾回收站并由小区管理处负责管理。小区居民可通过电话预约,由专人上门对报纸、纸箱、塑料瓶、废家电等可回收物进行回收。
根据街道办6月底的调查,莲花一村小区居民知晓率达99%,参与率达85%,准确率达83%,减量率达22%,对福田区多层住宅小区的垃圾减量分类创建工作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振华西厨余垃圾处理中心
给绿色城市"增肥"
在不时弥散出恶臭的振华西厨余垃圾分拣池边,两名身着绿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手持耙子、长镊,仔细地在垃圾池里进行寻找、分拣,塑料泡沫餐盒、玻璃片、金属器具等等这些不能被降解的垃圾杂物一一被工作人员分拣出来并放置在另外的垃圾桶里。这是记者近日在振华西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观察到的一幕。
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过程中,广大市民担心前端垃圾分类,后端大杂烩,垃圾分不分类一个样。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形成了封闭的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起完整的系统,分类收集才可能有生命力。为解决全区示范单位(小区)垃圾分类末端处理问题,杜绝厨余垃圾"二次污染",年初,福田区在振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厨余垃圾预处理中心,3月份正式投产运营。
该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负责处理福田区72个垃圾试点的厨余垃圾。福田区每个垃圾试点均设置厨余垃圾收集点,共配置了800个120升厨余垃圾桶。
"这些机器从早上8点半一直运行到晚上10点",在为记者介绍厨余垃圾设备操作处理流程时,一名工作人员指着轰隆运转的机器这样说。在确认好有机垃圾分拣情况后,工作人员会把有机垃圾投入粉碎机粉碎,再通过自动传输设备到生物有机肥发酵机中进行有机处理,最后,有机肥从出料口出来。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振华西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厨余垃圾处理量约为23吨/日,相当于每天处理全区垃圾分类试点230桶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产出的有机肥,主要用于花卉中心、中心公园绿化及郊外果场施肥。振华西中转站厨余垃圾预处理中心有效地解决福田区垃圾分类试点厨余垃圾,实现了垃圾分类后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
- 基于蓝牙芯片的无线通信模块设计与开发(02-03)
- 基于微处理器和射频收发芯片的近程无线数传系统设计[图](12-15)
- iPhone代替信用卡Visa推出配件In2Pay(05-19)
- “单芯片手机”梦受阻(06-29)
- iPhone5采用更先进的RF芯片(06-04)
- 太赫兹微芯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