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物联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应用

时间:07-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业时代背景下,农业成为常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的行业,然而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不可替代基础性地位,始终关系着一国的兴旺发达。我国整体产业化的实现也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国家的整体产业化,所以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于农业产业的范围

目前国内关于产业的划分是按照联合国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广义上的农业产业即第一产业所包含的范围。

农业产业化概念和特点

农业产业化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即是动态概念也是实践性概念,农业在产业化的过程虽然是参照工业产业化来进行,但又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工业产业的是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总量有限的可耕种地,农产品也是经过上亿年进化的包含有物种信息的生物产品,加之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可耕种地面积少、小农经济、长期粗放式经营等特点,所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绝不是简单地规模化、资本化、转基因化,或将农民作为主体推向市场竞争。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谨防陷入过度规模、资本化和技术化的陷阱。尊重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打破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脱节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强化三者的有机联系,才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智能农业阶段的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农业技术已经从机械化阶段、自动化阶段进入到智能化阶段。智能农业是目前农业科技发展的最高阶段,支撑智能农业的科技背景正是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产业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合理运用,各类传感器,广泛地采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品物流等农业相关信息; 通过建立数据传输和格式转换方法,集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电信网和互联网,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 视域、区域、地域) 传输; 最后将获取的海量农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并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科学管理和即时服务,准确把握农业产业未来的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深加工、标准化、信息化、生态化、社会化服务等9大趋势,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目标。
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和技术要点

1、农业物联网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应用层。

信息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先进传感器技术,多种支持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参数可通过物联网获取,如土壤肥力、作物苗情长势以及动物个体产能、健康和行为等信息。

信息传输层中,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获取各类数据,并以多种通信协议,向局域网、广域网发布。

信息应用层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后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2、对应农业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其关键技术主要有三部分: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农业物联网的核心,也是智慧农业的核心,农业传感器主要通过RFID技术、GPS技术以及RS技术,采集各个农业要素信息,包括种植业中的光、温、水、肥、气等参数;畜禽养殖业中的二氧化碳、氨气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含量,空气中尘埃、飞沫及气溶胶浓度,温、湿度等环境指标等参数; 水产养殖业中的溶解氧、酸碱度、氨氮、电导率和浊度等参数。

信息传输技术农业信息感知技术是智慧农业传输信息的必然路径,在智慧农业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WSN) 是以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自组织多跳的网络系统,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负责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在智慧农业中,ZigBee技术是基于IEEE802. 15. 4标准的关于无线组网、安全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被广泛应用在无线传感网络的组建中,如大田灌溉、农业资源监测、水产养殖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等。

信息处理技术是实现智慧农业的必要手段,也是智慧农业自动控制的基础,主要涉及云计算、GIS、专家系统E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和智能控制系统ICT。
农业物联网具体应用案例

\

案例一 南汇8424西瓜防伪追溯系统

1988年引入上海南汇的"8424"西瓜,依凭水土优势、气候优势、栽培优势,形成皮薄汁多、鲜甜可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