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电磁兼容(EMC) > 电磁兼容分析系统中传播模型的选择

电磁兼容分析系统中传播模型的选择

时间:01-02 来源:mwrf 点击:

存在许多缺陷:尤为重要的是,该模型主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唯一的大气校正因子是地球的有效半径(我们取地球曲率默认值 ,K= 4/3)。实际上,对于50% 的时间概率, 地球曲率已经超过了上述典型值,导致非预期的干扰。我们能通过变换地球的有效半径,以纠正地球曲率, 选择更大的K 因子(虽然所设值很少见);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解决全部因素的影响。使用该模型主要不足在于两点:首先,我们可能低估了干扰的可能性;
其次,使用该方法很难评估预期值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超过。这两点都将直接导致干扰风险的增加。 这种风险,既难预计,也难处理。

3.ITU-R.P1546 计算方法

ITU-R.P1546 是专门的干扰模型,和其他两种模型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使用实 际信号传播的测试结果,这点和ITU-R.P525/526 是截然不同的。而ITU-R.P525/526 却主要 依赖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物理链路。这意味着该模型集成了所有传播环境的影响因素, 包括那些不经常发生的及间歇的干扰,例如导管效应。对于干扰模型来说,这些因素都是非 常重要的,对所有传播环境在全年内变化的综合考虑也正是该模型的价值所在。第二个主要 优势是:该方法使系统设计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思考在设定的时间概率和地点概率上可接受 的干扰电平是多少?使用该模型须依靠系统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时间概率和地点概率,因此 须审慎考虑。处理正确, 意味着干扰风险不仅能正确评估,也能被清醒地控制或规避。选 择合适的时间概率和地点概率还能对频谱利用效率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图 4 所示, 不同的时间概率和地点概率对应着不同的干扰距离。

图4: 时间、地点概率的综合选择和干扰距离的对应关系

三、结论

本文为系统设计者在两个矛盾的主体——频谱利用效率(频率复用尽可能高)和最小干扰概率 (尽量提高同频台隔离距离)方面获得折衷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解决方法。

然而,具体采用哪种传播模型,最终将取决于系统设计者——综合考虑影响通信系统的各种因素,再作出抉择。但是,ITU- R.P1546 模型能为系统设计者为平衡多种干扰因素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工具——这一点,是其他两种模型尚不具备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为方便理解所列的技术参数均为典型值,并非真实数据,切不可应用于各种实际技术方案。

文章作者Adrian Graham RD BEng CEng 系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会员,服务于英国高级地形发展和图象有限公司。 翻译罗西平,服务于上海特金公司。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