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电源设计 > 抑制单级PFC中储能电容电压的拓扑研究

抑制单级PFC中储能电容电压的拓扑研究

时间:03-1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图3 单级反激PPFC变换器

  TX1、Q、D3、Cf、RL构成电路的主支路,TX2、D2组成电路的辅助支路。储能电容CB通过D1充电到输入电压的峰值电压作为辅助支路的输入电压。由于两个并联反激支路同时工作,使用二极管D2、D3来防止这两个支路之间产生循环电流。该变换器由输入电压Vin和储能电容C2同时给负载提供能量。尽管输入电压Vin给负载提供大部分能量。但是,当输入电压很小时,负载的能量主要由储能电容CB提供。两个变压器可以在DCM或CCM下工作。对于小功率应用,为了提高效率,两个变压器都工作在DCM下。主支路与辅助支路之间的功率分布决定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而变压器TX1、TX2的电感值决定功率分布。所以,通过正确的设计变压器TX1、TX2的电感值可以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满足IEC1000-3-2标准。该变换器仅用一个有源开关和一个控制环就可快速的调节输出电压。
  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效率高、储能电容电压被箝位,电压值的大小等于输入电压的峰值,对功率开关管没有产生附加的电压应力。另外,在Q开通时,由TX1直接传递大部分能量到负载,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它的主要缺点是元件数目多,成本较高。

3.3 带低频辅助开关的单级PFC变换器

  单相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应用低频开关减小了输入电流的谐波,满足IEC1000-3-2标准。但是,低频boost PFC变换器需要一个大的输入电感[7-8];用变压器附加绕组实现负反馈降低了电容电压,提高了效率。但同时降低了功率因数,增加了电流谐波含量。为了改善有源单级PFC变换器的性能。本文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提出了一种带低频、低费用、低损耗的辅助开关的单级PFC变换器。不仅有效的抑制了电容电压,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电流谐波含量。
  带低频辅助开关的CCM单级PFC变换器如图4所示,Q为主开关,Qr为辅助开关。
辅助开关Qr的驱动波形如图5所示,当输入电压在零附近时,辅助开关Qr导通,使附加绕组N1短路,从而改善了输入电流的波形,减少了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提高了功率因数。


图4 带低频辅助开关的CCM单级PFC变换器


图5 辅助开关Qr的驱动波形

  当输入电压大于某一值时,辅助开关管Qr关断;其余的工作情况与图1和图2相似。辅助开关Qr在输入电压很小时才导通工作,其余时间不工作。因此,流过Qr的电流很小,Qr的功率损耗很小。由图5知,辅助开关的工作频率为交流电源频率的两倍。故在整个工作期间,Qr的开关损耗很小。另外,辅助开关Qr的控制电路也很简单。由上述分析知,带低频辅助开关的单级PFC变换器减小了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提高了功率因数和效率;降低了电容电压。
  辅助开关Qr也可以放在其它位置,得到不同的拓扑结构,如图6示。图6(a)所示的电路使L1旁路。也就是,输入电压在零附近时,导通开关Qr,使L1短路,电路工作在DCM下,从而增加了输入电流,这种方法不能消除输入电流的死角。因此,与图4电路相比,图6a)的电路的输入电流的畸变更大。Qr另外一种实现方式如图6b)所示,使L1和N1都旁路,也就是,输入电压在零附近时,导通开关Qr,使L1和N1都短路。这种方法可以完全消除输入电流的死角,提高功率因数。但是,与图4电路相比,图6(b)电路中的储能电容电压更高。因为图6(b)电路有一小部分时间工作在DCM下。另外,该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它的DCM/CCM单级PFC变换器中,如图7所示的带低频辅助开关的DCM单级PFC变换器。



图6 Qr不同位置的实现方式 (a) 使L1旁路 (b) 使L1和N1都旁路



图7 带低频辅助开关的DCM单级PFC变换器


4 结束语

  单级PFC变换器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功率密度高,在中小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析了单级PFC存在的主要问题—抑制储能电容电压。本文介绍了几种改进的拓扑结构来降低电容电压,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其优缺点。通过对现有拓扑的分析,得出了一种新型拓扑结构。

参考文献

[1] Yimin Jiang and Fred C.Lee, “single-stage single-phase parallel power factor corrector scheme,”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Aug 1994, pp.1145-1151.
[2] C. M.Qiao and K.M. Smedley,“A topology survey of single-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or with a boost type input-current-shaper,” IEEETrans.PowerElectron,May , 2001,pp.360-368.
[3] L. Huber and M.M.Jovanovic,“single-stage single-switch isolated power supply technique with input-current shaping and fast output-voltage regulation for universal line input-voltage-range application,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1997, pp .272-280
[4] M. Madigan, R. Erickson and E. Ismail,“Integrated high quality rectifier regulators”IEEE-PESC1992,pp. 1043-1051.
[5] Y. Jiang, G. C. Hua, W. Tang, and F.C. Lee, “a novel single-phase power factor corrector scheme,”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1993,pp.287-292.
[6] Oscar Garcia, Pedro Alou, Roberto Prieto and Javier Uceda,“ a simple single-switch single-stage AC/DC converter with fast output voltage regulation,”IEEE Transaction Power Electronics , 2002 ,pp.163-170. 
[7] J.Pomil and G.Spiazzi,“A Double-Line-Frequency Commutated Rectifier Complying with IEC 1000-3-2 Standards,”IEEE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1999,pp.349-355.
[8] L. Rossetto, G. Spiazzi and P. Tenti, “Boost PFC With 100 Hz Switching Frequency Providing Output Voltage Stabilization and Compliance with EMC Standards,”IEEE Trans. 2000 ,pp.188-193.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