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类专业集散式教改探索与智能车比赛
摘要:面对国家工业4.0转型升级,以及产业对电类大学生专业能力的需求,为了改善大学生毕业时能力不足、无法达到企业要求的状况,通过对电类专业核心能力的集散式教学改革,探索了基于智能测控系统和智能车比赛的三融合教学模式,也即“理论与实践融合、集中与分散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提出并实践了“学有目标、习有指标、实做真评、自主学习”的学用一体、课内外一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发掘了电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践行了华盛顿协议工程专业认证的先进理念,推动了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当前工科电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应用所学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基础能力更差,已属工科高等学校的长期老大难问题,使得学生、教师、企业、高校和政府多方面均不满意,尤其是经过10多年的连续扩招,使得国家需求、社会期盼与大学毕业生真实能力之间的巨大反差持续扩大,曾经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当今信息知识爆棚、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面对90、95后大学生的多样诉求和个性,以及来自校外各方面的导向性指令和目前国内高校的种种体制、机制的困局,实际上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令人唏嘘,已经凸显出大学教育与能力培养的一些误区和弊病。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许多工科高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局部的改良。
自2006年我校(河南工业大学)应邀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邀请赛以来,已连续参加了十届比赛。针对电类学生理论与实践均较差的问题,以智能车比赛为抓手,在河南工业大学多个电类工科专业中进行了多年、多方位的持续教学改革,逐渐明晰了提升电类专业核心能力的教学思路,以河南工业大学的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为基础,进行了“集散式”教学改革,提升了电类专业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教改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进展。
1 电类工科专业集散式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据统计,全国共有558.4万在校工科大学生(2014数据),其中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仪器仪表类、电气工程类、计算机信息类等电类工科在校生约有217.8万,占比39%。
普通高等学校(二本)由于受到人、财、物等条件的限制,在生源、教学理念、评估、排名、测评机制等方面遇到诸多困局,连年的扩招也导致实验教师和设施欠账较多、工科专业生师比巨大、新进师资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经历和经验,大多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快餐式、观光式实践教学等问题;加之科研与教学考评机制的畸形局限,工科专业基础总课时大幅度减少,使工科大学生四年学过的知识不少,会用的知识不多,或者获得的课程知识是支离破碎的,时常出现“见木不见林”的现象。
因此,面对国家产业转型和工厂企业的职业需求,大学毕业生们腹中空空、手足无措,于是一些人放弃了辛苦4年的专业而转行或考研,工科大学生们从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变成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
普通高校如何化解“课程多学时少、生均教学设备不足、实践教师贫乏、财政负担沉重等制约,且短期内不可能得到人、财、物的大幅提升”等困局,逐步提升工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呢?
显然,唯有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创新思维模式、从内涵建设中寻找突破口。
在此背景下,河南工业大学不断探索工科专业建设的新路子,正视90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按照工科专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办学,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华盛顿协议,基于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等赛事,进行了多年的电类工程专业集散式教学改革,在智能测控系统(涵盖MCU\C语言\模数电路等)等电类专业的基础类课程教改中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使得参与教改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较显著地提升,对毕业后的职业竞争有了更多的优势。
2 集散式学用一体教改实践思路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2014年4月部署重点工作时指出,高等学校应从发展方式、培养类型结构、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深化教育改革。即从过去注重规模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从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转变为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质量并重。
电类专业“集散式学用一体”教改,主要是针对普通高校“学生多教师少、实践教师贫乏、动手能力差”等困局,以智能车比赛等全国大学生专业比赛为抓手,对智能测控(MCU微控制器)类课程进行了综合教学改革,通过“理论实践一体、集中引导讲评、分散自主实践”的教改实践,对具体的工程应用系统进行了简化和提炼,着力对“精细、小型、真实智能控制系统的实做能力”的培养,探索工科电类学生知识与核心能力
- 电源设计小贴士 1:为您的电源选择正确的工作频率(12-25)
- 用于电压或电流调节的新调节器架构(07-19)
- 超低静态电流电源管理IC延长便携应用工作时间(04-14)
- 电源设计小贴士 2:驾驭噪声电源(01-01)
- 负载点降压稳压器及其稳定性检查方法(07-19)
- 电源设计小贴士 3:阻尼输入滤波器(第一部分)(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