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全球电信业向下一代转型艰难的技术性分析

全球电信业向下一代转型艰难的技术性分析

时间:10-14 来源:泰尔网 点击:

IP承载网中,业务节点的本地双机备份可能根本就没什么必要了,因为IP是无连接的,不需要专门的链路,可以异地、多个业务节点互为备份,根本不需要增加链路的成本!笔者把这称为“异地全备份”机制:在无连接的网络中,某个业务节点都可以为其它所有业务节点做备份,而某个业务 节点都可以让其它所有节点做备份。

4 摩尔定律与QoS

电信业务需要“电信级”的服务,这是业界的共识。在电信业务IP化时代,研究和实现各种服务质量(QoS)保证机制,也是希望能够保证业务的质量。但在环境已经出现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这样要求和这样做,就很值得深入探讨了。

传统电信网业务与承载不分离,只有一种话音业务。而在新的环境下,业务种类繁多,并非每个业务都是“电信”业务,或者至少可以说并非每种业务都需要“电信级”的可靠性。如果承载网因为极少数“电信级”业务/流量的高可靠性需求,而内置复杂的QoS保证机制,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另外,这也违反了通信网最基本的分层原理:共性的功能设计在下层,个性的功能设计在上层。当某些特殊的应用需要质量保证时,或许应该把可靠性和QoS保证机制更多的内置在应用层。比如,Skype的可靠性很多都利用了P2P等技术,IPTV应用中也有一些纠错等可靠性机制。因此,在讨论可靠性问题时,同样需要明确区别是对承载层的还是业务层的要求,因为在无连接的网络中,即使承载网不是电信级的,也绝不等于用户所感受到的最终服务也将一定无法达到5个9的可靠性!

另外,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计算、存储和传输资源,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降低一半。而吉尔德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带宽需求每6个月增长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的3倍。由此,QoS保证问题首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QoS机制的成本和增加网络资源的成本的比较问题。QoS 机制一旦实现和部署完成,它的运营成本将是基本固定甚至增加的;而网络资源成本的下降速度,是符合摩尔定律的,也就是每3年左右,同样的价格成本,可以增加的资源是3年前的4倍,6年前的16倍。如果QoS机制的部署和运营成本带来的效益,比增加网络资源没有数量级上的明显差别,并且是可持续的,那么成本较高的QoS保证技术就基本没什么实际应用的价值。即使计划部署QoS保证机制,也一定要是简单、低成本的才行。

5 IPv6缺乏经济驱动力

互联网最初是用于教育科研环境的,因此其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也一直是由“学院派”主导的。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商用化进程不断加深,商业性的力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甚至开始主导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路线了,从而导致了经典的“学院派”的互联网体系架构被“破坏”。学术上正确的方向不一定在商业上就是正确的,IPv6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学术上正确而商业上“失败”的案例。

IPv6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还没有商用时设计成形的,当时互联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地址短缺和路由爆炸,而端到端透明性的体系架构所带来和即将带来的优点非常明显,相反给商用化时的安全和服务质量等所可能带来的问题还未暴露出来,所以IPv6继续沿用了IPv4的体系架构,以扩大地址空间为核心设计目标。

最初,IPv6被选择成为下一代互联网(NGI)的核心协议后,很多人就把IPv6等同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部,认为可以一揽子解决地址短缺、安全、质量和移动支持等互联网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现在这种观点退后了一大步,认为IPv6最核心的优点就是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但实际上,随着IPv4相关技术的发展,IPv6最核心价值和优势甚至也已经不在于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了,因为IPv4的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也能够解决地址短缺问题!

两种解决方案的核心区别在于,NAT是以破坏互联网端到端透明性为代价来解决地址短缺的,而IPv6则是希望以恢复互联网“端到端透明性”的方式来解决地址短缺问题。因此,IPv6的核心价值在于可以简化互联网的体系架构,降低研发和运营成本!现在看来,IPv6技术、标准、产品、软件和实验等都已经基本准备好了,但目前最缺乏的是经济驱动力。从长远看,NAT地址解决方案以及所伴随的NAT穿越机制将日趋复杂,成本逐步上升,最终会超过 IPv6这种更为简单的地址解决方案的成本,到那时才是IPv6大规模部署的时候,但显然不是现在!

6 结语

电信转型最困惑的可能就是寻找能够和话音业务媲美的“杀手应用(Killer Application)”了。而困惑了NGN、3G、IPv6等技术发展多年的,也是一直找不到“杀手应用”,或者找到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