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量身定做的TD-SCDMA传输解决方案

量身定做的TD-SCDMA传输解决方案

时间:03-03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传输网是电信网的基础网络,本着“传输先行”的原则,3G建网中首当其冲的是部署一个能够满足业务发展的传送平台。

3G网络发展的趋势是全IP化,高速和大容量的数据业务是3G的主要特征标签,建设一张承载3G全网运营的传输网,是全网建设的“先行军”。 3G传输网络规划建设的流程大致是:1)结合3G业务发展需求,进行传输技术研究、确定总体方案策略;2)实际移动网络规划,传输网络规划;3)网络建设实施;4)网络持续优化、扩容。

目前,如何适合3G当前及未来持续演进,制定总体承载策略是业界讨论的热点。因为,目前世界范围内3G网络还是ATM制式居多,包括2007年国内建设的 TD网络。承载业务依然以语音为主。但未来3G网络是要逐步向IP化演进,移动数据业务也逐步成为运营商发展重点。传输网络新建开通后,通常会满足近期业务发展的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的开展,传输网络后期还会有持续优化、扩容的需求。

一、 TD对传输网的需求

根据TD网络的发展,可将其分为R4、R5、R6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不同的网络接口需求和基站接入带宽需求如下:

TD对传输网的需求

由此看来,传输网络接入层需具备STM-4的容量,支持E1、FE接口;核心网则需具备GE、STM-N乃至10GE速率的高速接入和处理能力。传输网络将面临从低容量、小颗粒、以TDM为主到高容量、大颗粒、全IP的业务需求变化。因此,TD传输解决方案规划的重点是满足初期网络的弹性、对未来数据业务的支持、以及减少TD网络不断升级对传输网带来的振荡。

1.1、UTRAN对传输接入汇聚网的需求

接入点布址规划需求

由于3G核心网的设备容量大、设置集中,导致了传输骨干层的集中。由下图可见,RNC至Node B的距离较长,从Node B到RNC的传输需要接入和汇聚两层网络。而TD基站的覆盖半径小于GSM和WCDMA,在城区布站时与后两者差别不大,但在郊区和农村布站时,就会出现需要加站的情况。

UTRAN对传输接入汇聚网的需求

因此,受到覆盖能力及规划方式的限制,部分TD基站与2G基站不同址,需要采用MSTP构建新的网络。

时钟传送需求

CDMA2000和TD-SCDMA均是基站同步系统,但同步设计不同。TD仅在基站内置GPS实现基站间同步,基站与RNC的同步与WCDMA一样采用帧同步,需要SDH提供时钟。

适应复杂业务环境的需求

接入层设备应该能够支持多种多样的接口以迎合不同的需求。

1.2、CN对传输核心网的需求及影响

业务调度的需求

在大本地网结构中,MGW之间的业务颗粒通常是GE,并且流量与方向都是变化的,因此,提供高质量的传输来支持大颗粒数据业务的灵活调度成为了迫切需求。

IP业务的汇聚和保护需求

传输网络必须能够对来自多方向的、各种各样的业务进行汇聚接入,并且在核心/干线网络中对IP业务进行50ms级别的保护,保障业务的高QOS。

网络管理的需求

随着网络发展,3G及其他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上运营商希望对全网实现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提供快速的E2E服务,这就对EMS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TD网络建设原则及建议

2.1、传输网络建设原则

传输核心层承载TD网络之CN部分,传输汇聚、接入层承载TD网络之UTRAN部分;

传输网络架构为TDM+IP的统一传送平台。TD系统核心网接口以高速POS口与GE口为主,核心层重点考虑引入波分WDM来承载大颗粒业务;

容量上以满足TD网络演进中期的业务容量来部署;

网络建设以新建为主。

2.2、传输网络建议

NODE B侧采用定制设备,可内置在TD基站设备中,通过软件设置灵活支持155M至622M的速率升级,支持丰富的E1、FE、HDSL等接口;

核心网采用IP OVER DWDM方案,可支持动态ROADM(可重构OADM)+GSS(通用业务交换平台),实现2.5G/10G波长级业务的任意上下和调度,可直接提供GE/POS等子波长业务的灵活调度。

三、中兴通讯TD传输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在提供高品质TD-SCDMA系统设备的同时,提供最贴切的TD传输承载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统一平台架构,融入TD传输特色功能,不仅满足当前TD网络建设需求,更能适应中远期的技术演进和网络发展应用。

首先,UTRAN侧采用MSTP解决方案,减少传输设备的复杂度,无需对现有MSTP设备做任何改进,使得传送网与业务网分离,界面清晰。这种方式非常适合R4阶段的TD-SCDMA业务传送。核心网采用MSTP或IP OVER DWDM方案。

容量上满足TD网络演进中期的业务容量来部署,热点地区考虑HSDPA加载后的容量需求。

由于受到覆盖能力及规划 方式限制,部分TD基站与2G基站不同址;密集商业区、奥运场馆大多采用的BBU+RRU分布式基站方式导致带宽需求急剧增长;现网部分设备不支持MSTP功能或者采用155M系统设计,难以升级或费用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