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阻抗匹配的种类及其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04-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引言
阻抗匹配问题是电子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概念,通过匹配可以实现能量的最优传送,信号的最佳处理。总之,匹配关乎着系统的性能,使匹配则是使系统的性能达到约定准则下的最优。其实,阻抗匹配的概念还可扩展到整个电学之中,包括强电(以电能应用为主)与弱电(以信号检测与处理为主)两个大的领域。再进一步,如果去掉阻抗的概念单就匹配而言,则其覆盖的范围将更为广阔,比如:在RFID技术应用中,技术与需求的满足涉及到匹配的问题等。
本文主要讨论阻抗匹配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无源RFID标签与读写器天线端口阻抗匹配中的应用。
2阻抗匹配的几种方式
在电子技术中,电压(U/u)、电流(I/i)、电阻(R/r)或阻抗(Z/z)都是非常基本的电学概念,一个欧姆定律即将其贯穿起来,如式(1)所示:
讨论阻抗匹配的问题最常用到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戴维南定理,它是一个将复杂电路等效成为单一阻抗与理想电压源相串联的转换,如图1所示。
通过戴维南定理的等效转换,分析研究端口的阻抗匹配问题均可转化为图1(c)的模型来进行。电源端的阻抗ZS和负载端的阻抗ZL可以分别写成如式(2)所示的形式:
(1)方向1:源端固定,即RS和XS不可变,考虑负载端RL和XL与源端的阻抗匹配问题。
(2)方向2:负载端固定,即RL和XS不可变,考虑源端RS和XS与负载端的阻抗匹配问题。
下面以方向1,源端固定负载改变以实现匹配的问题为例讨论具体的匹配模式。结合式(2)与图2(c),可能的端口阻抗匹配有如下5种模式:
3各种阻抗匹配的典型应用
前面提到的端口阻抗匹配的5种模式各具不同的应用,是由应用需求来选择匹配的模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共轭匹配
共轭匹配是实现负载从源端电源获取最大功率的最佳匹配方案。负载获取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模匹配是实现负载从源端电源获取最大功率的另一种匹配方案。该种方案是将负载阻抗看作一个整体的情况来考虑。负载获取功率的计算公式如式所示。
(3)虚部匹配
虚部匹配时满足负载电抗与源阻抗的电抗分量等值相反,实部放开(依应用所需取值)。典型的应用是电力系统的输电传送。此时,能量传输效率是目的,提高负载端的功率因素cosθL是目标,一般负载多呈现一定的感性,因而需要在负载端通过加容性补偿以便减小传输线上无功功率的往返传输造成功率损耗。
(4)实部匹配
实部匹配情况一般对应于工作频段内的阻抗匹配情况,虚部放开(依应用所需取值)。例如,在微波电子线路系统中,50Ω负载是典型的要求。
(5)阻抗非匹配
端口阻抗非匹配或失配情况是未考虑匹配问题时的一般情况。在特定情况下,也可有意回避阻抗匹配而使端口处于非匹配的状况中。
另外,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匹配是理想情况,非匹配是更一般的情况。所有的匹配措施都是在力图达到理想的匹配。
4无源RFID系统中的阻抗匹配问题
无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电子标签工作时需要读写器发送射频能量支持其内部的标签芯片工作,从而实现标签向读写器传送数据或由读写器向标签写入数据。
在无源RFID系统相关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涉及到大量的阻抗匹配问题。现就无源RFID系统中的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分举例,分析其中关键端口——天线接口的阻抗匹配问题。
(1)标签天线与标签芯片的最佳匹配
针对无源电子标签而言,电子标签可以简化为标签天线与标签芯片的直接电连,电联的接口匹配问题是电子标签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确定端口的匹配模式;
②设计标签天线满足端口的匹配模式以及天线的方向图。
电子标签的结构如图3(a)所示,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3(b)所示(标签天线可等效为天线等效内阻与等效感应电压源的串联组合,标签芯片可等效为一纯阻抗)。
阻抗匹配问题是电子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概念,通过匹配可以实现能量的最优传送,信号的最佳处理。总之,匹配关乎着系统的性能,使匹配则是使系统的性能达到约定准则下的最优。其实,阻抗匹配的概念还可扩展到整个电学之中,包括强电(以电能应用为主)与弱电(以信号检测与处理为主)两个大的领域。再进一步,如果去掉阻抗的概念单就匹配而言,则其覆盖的范围将更为广阔,比如:在RFID技术应用中,技术与需求的满足涉及到匹配的问题等。
本文主要讨论阻抗匹配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无源RFID标签与读写器天线端口阻抗匹配中的应用。
2阻抗匹配的几种方式
在电子技术中,电压(U/u)、电流(I/i)、电阻(R/r)或阻抗(Z/z)都是非常基本的电学概念,一个欧姆定律即将其贯穿起来,如式(1)所示:
讨论阻抗匹配的问题最常用到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戴维南定理,它是一个将复杂电路等效成为单一阻抗与理想电压源相串联的转换,如图1所示。
通过戴维南定理的等效转换,分析研究端口的阻抗匹配问题均可转化为图1(c)的模型来进行。电源端的阻抗ZS和负载端的阻抗ZL可以分别写成如式(2)所示的形式:
(1)方向1:源端固定,即RS和XS不可变,考虑负载端RL和XL与源端的阻抗匹配问题。
(2)方向2:负载端固定,即RL和XS不可变,考虑源端RS和XS与负载端的阻抗匹配问题。
下面以方向1,源端固定负载改变以实现匹配的问题为例讨论具体的匹配模式。结合式(2)与图2(c),可能的端口阻抗匹配有如下5种模式:
3各种阻抗匹配的典型应用
前面提到的端口阻抗匹配的5种模式各具不同的应用,是由应用需求来选择匹配的模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共轭匹配
共轭匹配是实现负载从源端电源获取最大功率的最佳匹配方案。负载获取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模匹配是实现负载从源端电源获取最大功率的另一种匹配方案。该种方案是将负载阻抗看作一个整体的情况来考虑。负载获取功率的计算公式如式所示。
(3)虚部匹配
虚部匹配时满足负载电抗与源阻抗的电抗分量等值相反,实部放开(依应用所需取值)。典型的应用是电力系统的输电传送。此时,能量传输效率是目的,提高负载端的功率因素cosθL是目标,一般负载多呈现一定的感性,因而需要在负载端通过加容性补偿以便减小传输线上无功功率的往返传输造成功率损耗。
(4)实部匹配
实部匹配情况一般对应于工作频段内的阻抗匹配情况,虚部放开(依应用所需取值)。例如,在微波电子线路系统中,50Ω负载是典型的要求。
(5)阻抗非匹配
端口阻抗非匹配或失配情况是未考虑匹配问题时的一般情况。在特定情况下,也可有意回避阻抗匹配而使端口处于非匹配的状况中。
另外,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匹配是理想情况,非匹配是更一般的情况。所有的匹配措施都是在力图达到理想的匹配。
4无源RFID系统中的阻抗匹配问题
无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电子标签工作时需要读写器发送射频能量支持其内部的标签芯片工作,从而实现标签向读写器传送数据或由读写器向标签写入数据。
在无源RFID系统相关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涉及到大量的阻抗匹配问题。现就无源RFID系统中的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分举例,分析其中关键端口——天线接口的阻抗匹配问题。
(1)标签天线与标签芯片的最佳匹配
针对无源电子标签而言,电子标签可以简化为标签天线与标签芯片的直接电连,电联的接口匹配问题是电子标签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确定端口的匹配模式;
②设计标签天线满足端口的匹配模式以及天线的方向图。
电子标签的结构如图3(a)所示,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3(b)所示(标签天线可等效为天线等效内阻与等效感应电压源的串联组合,标签芯片可等效为一纯阻抗)。
- 汽车门禁射频接收器阻抗匹配介绍(08-25)
- 计算ADC噪声系数的注意事项(07-27)
- 史密斯原图用在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很简单(06-28)
- 轻轻松松让你学会阻抗匹配原理和方法(06-28)
- 输入输出阻抗总结(08-22)
- 嵌入式设计中阻抗匹配与0Ω电阻(09-02)
射频专业培训教程推荐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