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技术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器设计
摘要:为了满足报警器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上,重点描述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CC2530片上系统的电路设计;软件部分采用了zSTACk协议栈,描述了红外报警和zigbee组网的相关软件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功耗低、组网方便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物联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Zigbee;报警器
在物联网成为热点的今天,安全报警设备也向着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设计便于组网的新型安防设备符合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Zigbee作为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讯协议,其特点使其能够在智能家居、公共安全、工业监测等众多物联网应用领域有所作为;因此,将Zigbee技术应用到红外报警设备的设计中,能够满足报警设备对于低功耗以及网络化的需求。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制作简单、成本低,而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在报警设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Zigbee技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的报警器,具有功耗低、安全可靠和便于组网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和其他监控领域。
1 设计方案
Zigbee是基于IEEE802.11.4协议的一簇扩展集,主要针对于低成本、低功耗的射频应用。低成本使之广泛适用于无线监控的方向的应用;低功耗使之有更长的工作周期;其支持的无线网状网络有更强的可靠性和更广的覆盖范围。报警设备普及到普通的家庭和用户,需要低廉的成本和价格;报警设备需要很低的功耗,一般需要支持工作一年以上;报警器使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以便于安装;报警设备需便于加入网络,实现控制和远程报警。基于这些需求分析,Zigbee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报警器的设计。
该设备的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传感器部分、信号调理部分、Zigbee网络处理部分和电源管理部分。人体正常体温37摄氏度,会发出波长为10 μm左右的红外线,这种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由于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热量变化转化为电量的变化;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话的处理和放大,以中断信号的形式传递给Zigbee处理器,处理器将报警信息处理后通过Zigbee网络发送给网关设备。
2 硬件设计
设备的硬件主要有两大功能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一部分为Zigbee电路。在报警器的外壳上有一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位于菲尼尔透镜的焦点位置,菲尼尔透镜使用聚乙烯塑料片制成,一般为乳白色,呈现半透明状,但对于波长为10微米左右的红外线来说是透明的。本设备使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RE200B,RE200B采用热释电材料极化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探测红外辐射,并配合双灵敏元互补方法抑制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人体产生的红外线,通过菲尼尔透镜聚焦到红外传感器RE200B上,RE200B将热量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送到信号处理器BISS0001中。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如图2所示。BISS0001是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封锁时间定时器及参考电压源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电信号输入到14引脚,经过两级运算放大器放大后,进入电压比较器,在状态控制器和时间延时器的控制下,输出正确的波形信号。图中RR1、RC1所接的电容和电阻用来确定信号延迟时间,图中参数信号延时时间大约为1s;RR2、RC2所接的电容和电阻用来确定信号封锁时间,图中参数信号封锁时间大约为5 s。这样红外传感器RE200B产生有效电信号输入时,BISS0001的输出端会输出1 s左右的高电平,并且在5 s左右的时间内只能输出一次。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后续电路的处理转变为数字信号,以中断信号的形式提供给Zigbee处理器。
本设备选用的Zigbee芯片为德州仪器公司的CC2530。CC2530是一个真正的用于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片上系统,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CC2530集成了业内领先的RF收发器、增强工业标准的8051 MCU,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8-KBRAM和许多其他强大功能。CC2530部分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两个晶振32 MHz和32.768 kHZ,其中32.768 kHZ的晶振主要应用于睡眠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不需要可以去掉以降低成本;RF端经过处理后接收发天线,天线可以是外置天线,也可以是PCB天线,本设备设计的是倒F形状的PCB天线,倒F天线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可共形、制造成本低、辐射效率高、容易实现多频段工作等独特
- 直接变频接收机设计可实现多标准/多频带运行(10-11)
- 基于蓝牙芯片的无线通信模块设计与开发(02-03)
- 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与现场测试(10-10)
- WiMAX数据传输加密方案设计与实现(05-25)
- 高性能TD-SCDMA接收机的设计(03-15)
- 初步设计WiMAX射频系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