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标准正交基应用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

标准正交基应用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

时间:08-2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e1、e2是二维向量空间的一个标准正交基。那么,二维向量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由e1、e2线性组合得到。如x=k1e1+k2e2,其中是实常数。
2.1.2 信号空间
根据信号空间定义可知,信号空间是由信号构成的Hilbert空间或线性空间。也就是说,信号空间也是满足一定条件的集合,其元素是信号。如前所述,向量空间是由向量构成的线性空间。由此可以看出:信号空间与向量空间本质相同,均是满足一定条件的集合,只是集合中的元素不同。若将向量空间中的元素向量换成信号,便是信号空间。那么,向量空间中基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信号空间:1)两两正交且能量均为1的信号集合是信号空间的标准正交基或归一化正交基。2)由基组合而成的信号组成的集合便是信号空间。换言之,信号空间中的任意一个信号都可以由基组合得到。当信号空间中的基给定时,空间中信号的位置完全由组合系数构成的向量决定。
根据函数正交和正交函数集定义可知,sin(ωct)和cos(ωct)互为正交函数,由上述讨论显然可以看出,sin(ωct)和cos(ωct)可以看作二维信号空间的一组标准正交基,那么二维信号空间中的任意一个信号s(t)均可以由基线性组合得到。
2.2 正交调制原理
在通信中,基带信号不能直接送入实际信道进行传输,为了更好地适应信号传输通道的频率特性,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来完成信号传输。在通信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衍生出很多种调制解调方式,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用待传输信号去控制载波的不同参数,例如载波的幅度、频率、相位或者它们的组合。已知已调信号的一般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上面讨论可知,sin(ωct)和cos(ωct)是二维信号空间的一组标准正交基,那么(2)式显然可以理解为:已调信号s(t)是sin(ωct)和cos(ωct)线性组合。另外在(3)式中可以看到,I(t)、Q(t)包含了调制信号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这就意味着,只要确定了I(t)、Q(t),便可以实现各种调制方式。因此,调制过程,等价于根据待传输的基带信号获得同相分量I(t)和正交分量Q(t)后,对基函数cos(ωct)、sin(ωct)进行线性组合的过程。进一步,解调的过程即为从已调信号中提取I(t)、Q(t)并由其生成基带信号的过程。
2.3 常见调制方式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
表1给出常见调制方式的同相分量I(t)和正交分量Q(t)。其中AM、DSB、SSB和FM所对应的m(t)为模拟基带信号,2ASK、2FSK、2PSK、MSK和QAM所对应的m(t)为数字基带信号。数字基带信号,Tb为码元宽度。

通过表中讨论可以看出,通过标准正交基的概念将正交调制模型引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不仅将线性代数知识和专业课深度结合,而且可以将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内容进行整合,降低了教与学的难度,使得通信原理课程知识结构更加简单明了,在深化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推动了通信原理课程改革。

3 MATLAB用于调制内容教学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可以利用MATLAB软件的特点将其用于教与学,增强教学效果。
3.1 MATLAB用于“教”
通过上述讨论可知,纷杂的调制方式可以统一成一个正交数学模型,不同的调制方式仅仅对应着不同I(t)、Q(t)。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MATLAB为学生演示正交调制原理下各种调制方式所对应参量。带来的好处就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这部分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图2就是用MATLAB软件仿真实现QPSK调制方式时获得的时域波形图、频谱图及各参量波形示意图。

3.2 MATLAB用于“学”
为了加强教的效果,教师可以以课程设计等形式要求学生通过正交调制数学模型编写MATLAB程序,来实现多种调制方式。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1)学生先经过理论分析,然后再仿真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多种问题,那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当学生通过理论指导完成仿真实现时,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调制概念的理解,更好的掌握调制理论,了解调制解调的本质,而且反过来又帮助学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2)结合实际问题,学生完成了调制理论向工程化的转变。例如,在一个通用的硬件平台上,用软件实现不同调制,这正是调制解调在软件无线电领域的一个工程应用。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工程应用的能力。3)为学生本科毕业设计积累了素材。

4 结束语
本文在完成了“用信息工具改造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基础上,针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调制内容为例提出了将线性代数中的标准正交基概念引入和将MATIAB用于教学的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此方案通过在我校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了试行,根据教学效果及后续毕业设计结果来看,文中提到两个问题均有显著的改善,但是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技术推动、需求牵引是一切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也只有如此,才能面向未来,通信原理课程也不例外。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