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关于6类综合布线系统详解

关于6类综合布线系统详解

时间:10-0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为什么6类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要比5类布线系统连接更不容易通过连接测试呢?不确定附加近端串扰(NEXT)和往返损耗的影响是根本原因,而这种影响在连接测试的模型没有考虑。然而,按照6类综合布线系统标准设计的线路测试却能获得相对要好的结果。线路测试根本不用线路连接部分,而是测试所有插入式电缆的性能。使用这种测试模型现场测试6类综合布线系统电缆可以避免象连接模型那样的问题,并增加通过测试的可能性。

使用线路模型的一个有说服力的论据是,连接模型假设在电缆上除了在两端以外没有连接点(CP),以此模型测试限制值的计算的假设前提是,连接一个90米长的电缆的任意一端,但该模型也允许在靠近电缆一端(TO)的地方有一个CP,来迁就标准组件设备和开放式办公室设计。这种“额外”的连接点离开TO的最远距离可以是 2米,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就会承受两个连接点的NEXT和往返损失,而模型是建立在一个连接点的假设基础上的。这样,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没有考虑到的连接点可以让一个合格的连接不能通过测试。

另外,考虑到使用永久连接测试模型比使用基本连接测试模型的连接余量要减少2dB.6类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的第5草案使用传统的基本连接定义,但是在第6和第7草案改成了永久连接定义,这是在向国际化标准靠拢的努力下实现的。两个模型的主要不同在于,在现场测试器和第一个连接处之间增加了一个电缆,永久连接包括这根电缆,而基本连接没有这根电缆。

这种电缆通常是不弯曲的电缆,其中缆线都是双绞屏蔽线,这样可以把串绕和测量误差减少到最小。对于5类布线系统和6类综合布线系统的测量来说,测试电缆的NEXT可以看作是零。

关于在电缆的TO端的测量,为简便起见,模型认为没有CP.最先产生NEXT和产生值最大的地方是在TO连接处。既然,NEXT必须流经两米长的测试电缆,那么在它被测到之前已经被消弱了。在基本连接模型中,NEXT的信号衰减是正常的,也是所期望的,这样,基于基本连接模型的测试里面记录的NEXT要小于在TO处的NEXT,差值等于NEXT在测试电缆里往返衰减量。

但是在永久连接模型里面,测量点发生了变化,以至于两个现场测试器必须“恢复”在TO处的信号原来的幅度。现在,先进的测试仪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虽然测试电缆降低了大约2dB的NEXT,但是网络效应抵消了这种有益的减少。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既然模型条件没有变化,就意味着当从6类综合布线系统第5草案转向第6或第7草案时(这意味着转向了永久连接模型),将比用基本连接测试时降低2dB(在高频段)。考虑到刚开始余量就这么少,这对后面的测试无疑是雪上加霜。

关于NEXT的真实情况

TIA的测试模型假定所有的NEXT都是由NEXT耦合产生的,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远端串扰(FEXT)由于往返损耗效应而分成两路反射回测量点,这种反射回来的FEXT有可能是附加不确定(但确实存在)的NEXT主要来源,但要由连接器的特性,电缆以及反射的距离决定。这个串扰源虽确实存在且不容忽视,但在TIA的模型里没有考虑到它。

前面已经提过,TIA模型假设NEXT耦合只是由不同的NEXT耦合而来。如果任一个连接元件不能很好的平衡,就会产生“普通到不同模式”的串扰转换,表现在测量端口处为附加不确定(但确实存在)的NEXT.这是第二个被TIA模型忽略的串扰源。

以上是使用线路测试方法测试6类综合布线系统连接的动机,另外,连接器件的可互用性降低了连接性能,这也是采用线路测试的一个原因。众所周知,6类综合布线系统实际上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可互用性。尽管一切正在朝这个方向,出现了许多来自不同厂家的自称是第6类插头和插座的产品,但一旦连在一起,整体只能达到第5类的性能。

当做永久连接测试的时候,除非用的是和测试电缆相匹配的插头(匹配插头由电缆提供厂家指定),否则得到连接性能很可能会下降。不然,就要配置多线适配器,不过随之带来的是费用增加、设备笨重,不方便等问题。

线路测试模型可以测得更多的性能余量。如上所述,永久连接测试得到的性能余量非常小,有时,甚至是负余量。这是由于,尽管所有的元件都可能是符合6类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的产品,问题在于连接模型的不完整,而不是电缆或是连接器。当然,如果选择线路测试,这些问题的大部分都可以避免,或大大的减少。线路构型可以获得比永久连接更多的性能余量,这本身就是一个主要原因。

需要考虑的是性能

但是为什么要进行线路测试而非永久连接测试呢?一个原因是6类综合布线系统线路性能。

6类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的最新草案正在批准当中,委员会是在巨大的压力之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