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模拟电路设计 > 单对象人脸识别特点及技术研究

单对象人脸识别特点及技术研究

时间:12-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对归一化的人脸图像,采用小波变换与DCT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人脸特征。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3层小波分解,取低频子图像LL3作为人脸特征提取的对象,从而获得每幅训练样本或测试样本的低频子图像;然后对低频子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DCT系数个数与子图像的大小相等(即256),由于图像DCT变换,能量集中在低频部分,因此只取其中的136个低频系数作为特征向量。

为了使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具有可比性,提取全部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计算所有训练样本的平均特征,构成DWT-DCT平均脸,即:

其中N为训练样本数,xk,i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k个特征向量,mk为平均脸的第k个特征向量,k=1,2,…,136。

5 人脸的识别

完成训练过程并获得待测样本的特征后,即可进行人脸识别,本文采用欧氏距离进行分类。

5.1 计算样本与平均脸的欧氏距离

用m和x表示平均脸和样本的特征向量,则样本与平均脸的欧氏距离为:

其中mk表示平均脸的第k个特征向量,xk表示待测样本的第k个特征向量。身份认证时,计算待测样本与平均脸的欧氏距离,并与特定对象的自适应阈值进行比较,将小于阈值的样本判为该对象的人脸,即认证通过。

5.2 自适应阈值的选取

与典型的人脸识别方法不同,单对象人脸认识没有人脸数据库,不能用距离最小作为判据,只能用阈值作为判别依据。阈值的选取应兼顾识别率和识别的准确性,实验中我们取训练样本与平均脸的欧氏距离平均值作为分类阈值,即:

其中,N为训练样本数,此值不宜太小;di为第i个样本与平均脸之间的欧氏距离。

6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东方人脸库(AIR)的视点子库进行实验,该数据库包括每位被拍摄人在19个不同视点角度下(10°为一个单位)拍摄的中性表情图像。实验包括类内测试和类间测试。类内测试用于考查单对象人脸识别的识别率,而类间测试则用于考查误识率。随机选取5个人,每人用7幅图像(-30°~+30°)作为训练样本,分别计算平均脸和自适应阈值、类内识别率和类内距离,另外再选取50个人,每人一幅正面图像作为类间测试样本,分别对5个对象进行类间测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类内识别率不高,原因是自适应阈值为训练样本与平均脸的欧氏距离平均值,训练样本中的部分图像不能被识别。在实验室中,我们通过提示被试注视摄像头、适当调整姿态等措施提高图像的拍摄质量,使识别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2)在50人的类间测试中,最小距离均大于阈值,即错误识别率为0。实验室的现场测试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3)文中提出的单对象人脸识别方法能够成功地识别特定对象,并能准确地排除其他对象,可用于软件保护、计算机安全等系统的身份验证。

7 结 语

本文提出的单对象人脸识别方法,针对单对象人脸识别的特点,综合考虑了识别率和认证的准确性,运用平均脸方法有效地缩小类内距离,同时扩大类间距离,取训练样本与平均脸的欧氏距离平均值作为分类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识别有效性和认证可靠性,在单对象人脸识别的实际应用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