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至上”的晶体管甲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度特性。如果不加负反馈,则2SJ77也可以不加绝缘垫,因为它的源极(即中间的管脚)正好为外壳。(4)这种复合管比目前IGBT管线性好,并且价格低。
该功放大器电路的偏置电路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偏压稳定,在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时,可保持静态电流基本不变。
电源电路采用扼流圈输入式倒L型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约为电源变器次级电压有效值的0.9倍。滤波电感器要求电感量大于1H,电流大于1.5A。如果感到扼流圈不便于自制与安装,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稳压电源供电。因为单端放大电路对电源纹波没有抑制作用,所以如果不用扼流圈或稳压电源而仅靠电容滤波,则即使电容用到20000μF时,也仍有几十毫伏的交流声。
图1所示电路中的VT1与VT2,如改用MJ29585与2SK214,则输出功率为10W。需注意的是复合后管子属于N沟道的IGBT,故电源与电路中有极性的元器件与组件的极性都要反过来。
安装、调试与技术指标
1.元器件的选择 输出管VT2选用国产的3DD9(F-3型金属封装),也可使用2SC2922等大功率管,但要求左右声道两只管尽量做到特性一致。最好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试,挑选线性较好(即曲线间隔均匀)的管子,但应该注意测试条件要尽量接近实际工作状态。正宗的进口管线性较好,一致性也较佳。而国产管的离散性较大,需要耐心挑选。还要特别注意该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集射极间最高反向击穿电压,这一电压应大于电源电压的三倍以上(即不低于160V),并要留有一定的裕量。否则当扬声器开路时,输出变压器产生的感应电压容易将管子击穿。
当VT2的电流放大系数为40,集电极静态电流为0.7A时,基极电流约为17.5mA,它等于VT1的漏极电流。为了使VT1的静态工作电流不致于太小而进入非线性区,VT2的电流放大系数就不能太大。例如,若选VT2的电流放大系数为100,则VT1的漏极电流仅为7mA就可以使VT2的集电极电流达到0.7A。常见进口大功率管(如三肯的2SC2922,东芝的2SC3281等)的β值一般都在90以上,故VT2选用国产的3DD9。国产的3DF10C采用F-4型金属封装,也很不错。
推动管VT1选用2SJ77,也需要在接近实际工作状态的条件下进行挑选配对。2SJ77的挑选配对工作可采用图4所示的电路来进行。,图中6V电源可采用4节1号干电池。调节1kΩ电位器使100Ω电阻上的电压为1.75V,此时漏极电流即为17.5mA。再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并记录此时栅极对源极的直流电压UGS,挑选两只UGS相近的管子即可。如果要测量2SK214,则别忘了把电源极性反过来。MOS型场效应管比较娇气,所以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试时,要特别谨慎,以免接地不良将管子击穿损坏。
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容量应不小于150VA,次级额定电流不应低于2A。
输出变压器的制作工艺比胆机要求简单得多。要求初级阻抗为72Ω,如果次级负载阻抗为8Ω,则初次级的匝数比为3∶1。该功率放大器所用输出变压器是在定州飞达电子厂定做的,也可以参照有关资料自己制作。
稳压电源中的调整管采用了国产锗晶体管3AD30C,要求其电流放大系数不低于70。稳压电路虽然为集电极输出电路,但由于锗管的穿透电流比较大,故可不必另外设置启动电路。调整管的集电极也可以直接接地。稳压二极管采用μ574,是彩电中专门用于稳定高频头调谐电压的集成电路,效果很好。同时还要调整取样电阻,使输出电压为+38V,电源变压器的次 级电压也应降为43V左右。
2.安装与调试 输出管VT2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所以应加上足够面积的散热器,并在两者的接触面上涂上导热硅脂。因为该放大电路非常简单,所以采用搭棚方式焊接,找三只具有4个焊片的接线架就够用。要将每个声道的两只管子装在同一块散热器上,并且尽量靠近。防自激电阻R2(1kΩ)靠近栅极一端的引线应尽量短一些。为了保证在焊接时MOS型场效应管不至于损坏,可先用细保险丝将其三个电极绕接在一起,等整个电路都焊接完毕后再拆开。尽管这样,还是要注意电烙铁的金属外壳接地是否良好。最为保险的方法是拔掉电烙铁的电源插头,利用余热进行焊接。
整机的调整工作非常简单,只要在输出变压器的初级回路中串入一个1A的直流电流表,再调整相应的可调电阻,使两管总电流大约为720mA即可。也可以串上一个0.1~0.3Ω的取样电阻,测出其两端电压后再换算出电流值。
3.主要技术指标 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频率响应为25Hz~45kHz(-1dB),12Hz~66kHz(-3dB);最大输出功率为15W(RMS);灵敏度为0.73V(RMS);残留噪声(采用稳电源时)为0.32mV;最高效率(正弦波)为43%。
- 利用单晶体管构建智能的电池充电器电路(03-05)
- 采用双极型晶体管的直流250mV转换器(07-28)
- OLED的结构原理及优缺点(10-01)
- 晶体管线性直流电源,可控硅直流稳压电源,开关电源原理简介(10-29)
- 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解析分析方法的研究(01-17)
- IC如何创新(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