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模拟电路设计 > 太阳能发电关键技术问题全剖析(二)

太阳能发电关键技术问题全剖析(二)

时间:12-18 来源:互联网 点击:

3 选定蓄电池容量和蓄电池组安装

  3.1选定蓄电池容量

  设计人员要评估系统负载对蓄电池容量的需求。确定蓄电池容量时,首先要测定接人系统的负载每天需要多少电量;其次根据气候条件确定蓄电池需要存储多少天的电量。测量时注意蓄电池容量会受到诸多囚素影响,如:放电率、放电深度、温度、蓄电池老化和控制器效能等。当然,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也受负载规模的影响,减少负载就会减少需要的蓄电池容量。同时在确定蓄电池容量时,并不是容量愈大愈好,过大的蓄电池容量规模也会产生问题。因此,恰当合理地确定光伏系统蓄电池容量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3.2 安装蓄电池的洼意事项

  (l)加完电解液的蓄电池应该将加液孔的盖子拧紧,以防止杂质掉进蓄电池内部。胶塞上的通气孔必须保持畅通。

  (2)各接线夹头和蓄电池极柱必须保持紧密接触。连接导线接好后,需在各连接点上抹上一层薄的凡士林油膜,以防连接点锈蚀。

  (3)蓄电池应放在室内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距离热源不应少于2米,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25C之间。

  (4)蓄电池与地面之间应采取绝缘措施,例如,可以垫置木板或者其他绝缘物体,以免因为蓄电池与地面短路而放电。

  (5)放置蓄电池的位置应该选择在离太阳能电池方阵较近的地方。连接导线应该尽量缩短,选择的导线直径不可太细,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线路损耗。

  (6)不能将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同时安置在同一房间内。

  (7)对安置蓄电池较多的蓄电池室,冬天不允许采用明火取暖,而宜采用火墙、太阳能房等方式提高室内温度,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4 充电控制器性能和防止遭受雷击的措施

  4.1 充电控制器性能的好坏对系统有着很大影响

  对光伏充电控制器性能的评价主要可以从可靠性、易维护性和充电效能三方面考虑。一个质量优良、安全可靠、不易出故障的光伏充电控制器显然是对光伏系统整体性能的有效保证,尤其是蓄电池充放电电压控制‘点等关键设定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蓄电池的使用安全和寿命。一个构造清晰,出故障后容易修理的易维护的光伏充电控制器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提高光伏系统的性能。而光伏充电控制器的自身能耗和充电控制策略的优良,则直接影响到光伏系统本身可提供的电能的多少,低功耗高效率的光伏充电控制器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

  4.2 防止充电控制器遭受雷击的措施

  要防止雷击首先要了解雷电人侵电力系统的途经,雷电人侵一般有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人三种方式。

  直击雷是指直接落到太阳能电池方阵、低压配电线路、电气设各及其配线等处,以及在其近旁的雷击。直击雷的电流峰值在15~20kA以下的大约占5O%,也可观测到200~30OkA范围的雷击。由于这样雷击的能量非常大,作为防直击雷的措施有安装避雷针等。

  感应雷分为由静 电感应形成的雷和由电磁感应形成的雷。由静电感应形成的雷是因雷云形成,例如电缆感应产生的正电荷和雷击产生的地表的电荷中和后剩下来形成雷电浪涌。由电磁感应形成的雷,是由于落到电缆附近的雷击产生的雷电电流使电缆感应形成雷电浪涌。

  光伏充电控制器一端连接蓄电池,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由于安装在建筑物室内,只要建筑物按建筑规范设置了建筑物防雷措施,蓄电池基本没有遭受雷击的可能,所以充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的一侧不用特别的防雷措施。

  而太阳能电池方阵安装在室外露天,光伏组件边框一般为铝制,光伏安装支架一般为钢结构构件,这就大大增加了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为防止直击雷击中太阳能电池方阵,光伏安装场地应该设置避雷针,避雷针应该可靠接地,使雷电电流可以安全快速地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各的安全,避雷针的接地应该和电气设各的保护地分开,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为防止感应雷造成的危害,光伏电缆应该设置金属桥架,并可靠接地;光伏场地控制器应该具有封闭的金属外壳,并可靠接地,同时保证接地点等电位连接。为防止雷电波侵人造成的危害,光伏控制器在光伏进线的人口处应该安装防雷器件,如压敏电阻或防雷模块,并可靠接地。

  5 逆变器叠加使用和控制逆变-体机的优缺点

  5.1 逆变器叠加使用

  在光伏电站中使用的逆变器也可以称为独立式逆变器,这种逆变器在输出电能的同时自己建立一个220V/50Hz的电网。

一般情况下,这种逆变器不能直接将多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并联叠加使用。因为每台逆变器都有自己独立的电压、频率和相位特性,即便是同时开机投入工作,也无法保证各台逆变器输出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完全相同,导致电网波形失真,电压电流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