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识别软件准确度如何 能否揭穿障眼法?
人脸识别术帮警方抓嫌犯
据《中国青年报》4月29日报道,今年3月19日晚7时许,解放军驻重庆某部一执勤哨兵被袭击身亡,袭击者抢走一支半自动步枪。这便是震惊全国的重庆“3·19”哨兵遇袭案。由于袭击发生时光线较暗,歹徒的面部始终掩盖在浅色线帽下,监控视频未能抓拍到其正面。但一周后,当地警方就公布了依据不清晰视频截图制作的电脑模拟画像。模糊的视频截图如何变成了清晰的图像?
这就是“人脸识别技术”的神奇所在。人脸识别,特指利用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其原理是从一帧图像或一段视频中提取含各种面部参数的信息,画出面部肖像,并同数据库中的储存图像进行比较,其中涉及多维搜索、最优化计算、计算机成像等多种技术。其应用范围很广,包括执法机关取证、安检系统通行凭证以至个人身份认定等。
面部有无数个“关键点”
我们在看一个人时,通常无需注意面部过多细节就能认出他(她),其面部的细微之处被忽视了。其实,人的面部有许多无法改变的特征:眼眶内外侧的比例、鼻梁长度和鼻翼宽度的比例……这些由面部骨骼决定的比例关系,组成了无数个“关键点”,不会因为胖瘦、表情、年龄的变化而改变。于是,根据这些关键点进行统计学计算,建立起数据模型,把人的面部解析成由数字组成的“矩阵”,变成电脑能读懂的“语言”。这样一来,人脸经计算机转换为数字,一点点计算出来,最终提取出一组能表达整张人脸的特征数据。
5月13日,西班牙卡塔卢尼亚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埃米利诺·阿科斯塔,在英国“航空与商务旅行网”上撰文称,人体有一套天然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嗅觉、听觉、视觉,“闻香识女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便是嗅觉与听觉识别最显著的例子。而视觉认定系统更是司空见惯,我们只要看某人一眼便能知道他是谁,这个涉及大量信息处理的过程由人脑飞快地完成。但计算机不如人脑聪明,它不具备与生俱来的智能化系统,只能由程序化的软件来完成。
很多情况下,当目击者不能提供罪犯的足够信息时,面部识别技术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刘海、口罩、帽子、眼镜,是人脸图像中最常见的遮挡物,对识别的准确率影响很大,也是犯罪分子惯用的障眼法。罪犯固然狡猾,却没有办法阻止其个人信息被摄像机记录下来。该技术可以通过眼睛、嘴巴、鼻子、眉毛等多项识别,有效避免由年龄、姿态变化以及遮挡物对捕捉人脸信息造成的影响,因此,“摘掉”罪犯的眼镜和口罩,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以新面孔出现的老技术
此次英国机场方面的行动,使很多人以为“面部识别技术”是最近才出现的。其实不然,该技术的早期理论基础及有限应用,在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出现不久就已完成。1964年至1965年间,美国杰出的数学家、人工智能技术先驱之一伍迪·布勒德苏意识到了这种技术的重要性,与其他两位科学家成功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他所服务的情报部门。只是由于他的工作有保密性,该技术未被更多的人所知。
其后,面部识别技术的主要工作基本上沿着布勒德苏等人设计的方向发展,只是在优化算法及数据采集上有所改进。随着三维面部识别、皮肤纹理分析等识别技术的出现,识别精度进一步提高。
还存在诸多“软肋”
我们在好莱坞大片中经常看到警方利用面部识别系统揪出罪犯,真实情况就是如此简单吗?恐怕不然。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报道,早在2001年,佛罗里达州坦博市警方就在夜生活繁荣的地区,安装了具有面部识别技术的摄像装置,试图降低犯罪率。但结果表明,其准确率很低,警方的多次误捕事件引发众怒。2003年,警方不得不拆除该装置。另据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波士顿洛根机场也曾测试装有该技术的系统,因准确率只有61.4%而不得不放弃。
面部识别技术的弱点是什么呢?面部识别被认为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甚至人工智能领域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首先,不同个体间的区别不大,所有人的面部结构都相似;其次,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视觉图像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墨镜等遮盖物、年龄等多因素影响,导致识别的低准确率。
与许多高科技一样,该技术也面临争议。有人质疑识别软件使用
电子 相关文章:
- 一种新型防伪读码器的设计(01-01)
- 基于ARM与DSP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设计(04-25)
- 航天器DC/DC变换器的可靠性设计(02-12)
- 我国科学家人脸与笔迹识别领域获突破(04-29)
- 基于ARM核的AT75C220及其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应用(05-24)
- 基于nRF2401智能小区无线抄表系统集中器设计(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