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无线网络已经集成了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及传感器技术并将Internet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物理世界,从而将信息世界与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人与自然交互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对“无处不在”的网络的需求。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Network,WSN)是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于一体的综合智能信息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Pv6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形态,它把IPv6技术融入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分层结构构建开发式的网络体系,不仅能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间、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间的互连互通问题,同时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固有的缺点,如需要数量巨大的地址资源、需要实现有效地址管理机制、缺乏应有的安全机制等问题。文章就IPv6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组网的应用,概述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及重点解决问题。
1 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方式
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主要有两种:直接接入方式、网关接入方式。
(1)直接接入方式
采用移动终端直接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的方式进行互联,简化了网络接入的模型,不需要特殊的中间节点或者网关进行转发,直接接入现有网络,成为网络终端,实现与现有网络的无缝融合。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的直接接入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直接接入方式
(2)网关接入方式
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汇聚到网关,由网关对数据的转发处理,接入各种承载网络将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网关只需配置相应的接入模块即可。服务器端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终端通过现有网络的协议访问服务器,获取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的信息,实现对设备的访问、控制以及有效的管理网关接入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网关接入方式
IPv6基本协议栈核心协议的最基本功能:
IPv6基本描述协议、ND(邻居发现)协议、ICMPv6(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和IPv6地址的自动配置协议等。IPv6基本描述协议:IPv6数据包的发送、接收、处理等基本功能。ND(邻居发现)协议:邻居发现的地址解析功能,实现邻居请求和邻居通告。CMPv6(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主要实现控制报文的消息处理,以及对网络诊断功能的回应请求和回应答复。IPv6地址自动配置协议:根据IPv6地址格式的要求,主要实现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配置和请求节点多播地址的配置。
2路由算法
通常的路由算法是:首先在目的地址缓存中查找与发送报文目的地址匹配的记录,找不到再在前缀列表中查找与之匹配的记录,还找不到再看是否有默认路由;其中之一匹配成功,得到下一跳地址,如果都不成功,目的地址设为下一跳地址。再查找邻居表,如果有与下一跳地址匹配的记录,用该记录中的MAC地址发送报文;否则,调用地址解析程序解析下一跳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解析成功,更新邻居表,发送报文,解析失败,返回错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内部节点只有一个接口,为简化下一跳的选择过程,做如下处理:前缀表中按照前缀长度递减排序,并加上链路本地前缀和默认路由,默认路由前缀长度设置为0,是表中的最后一条记录。这样在选择下一跳时,可顺序查找前缀表,第一个找到的就是最长前缀匹配,即使在真正的前缀中找不到匹配的下一跳,最后一条记录是默认路由,肯定能匹配成功。删去目的地址缓存及其匹配过程。目的地址缓存的目的是提高下一跳选择的效率,在内部节点上的前缀记录实际上只有三条记录:链路本地地址前缀对应的记录;全球弛址前缀对应的记录;默认路由。如果还使用目的地址缓存,不仅消耗内存空间和代码空间。而且实际的查询效率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IPv6的优点之一就是提供灵活的路由机制。由于分配IPv4网络ID所用的方式,要求位于Internet中枢上的路由器维护大型路由表。这些路由器必须知道所有的路由,以便转发可能定向到Internet上的任何节点的数据包。通过其聚合地址能力,IPv6支持灵活的寻址方式,大大减小了路由表的规模。在这一新的寻址结构中,中间路由器必须只跟踪其网络的本地部分,以便适当地转发消息。
邻居发现提供以下一些功能:
(1)路由器发现。这允许主机标识本地路由器。
(2)地址解析。这允许节点为相应的下一跃点地址解析链路层地址(替代地址解析协议)。地址自动配置。这允许主机自动配置站点一本地地址和全局地址。邻居发现将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用于IPv6(ICMPv6)消息,
- 蓝牙无线电调制解调器Siw1701原理与应用(02-19)
-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03-20)
- 在嵌入式SQL中怎样使用游标(08-12)
- 嵌入式Linux系统软件开发学习思路详细介绍 (08-20)
- 基于AVR单片机的嵌入式“瘦服务器”系统设计思想(03-11)
- 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存储碎片收集策略(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