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器前端设计的系统考虑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器前端设计的系统考虑

时间:08-3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消费类影音传输方法的标准化已产生几项影响,其中之一是全球广播业者只需选择一种直播卫星 (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DBS) 电视标准。世界各地的模拟和数字地面广播或有线电视传输标准各不相同,卫星广播则与它们完全不同,DVB-S标准获得全球采用后,带动了数字卫星机顶盒市场的发展,其接收器销售量增长超过6,000万个,其中大多数是符合DVB-S标准的产品。  



图1 载波噪声比与输入功率的关系 (22.5 MBaud,编码率3/4)

现在,OEM厂商只要选择套装射频模块就可以忽略卫星射频前端的设计细节。接收器碟型天线内的低噪声转换器 (LNB Converter) 会先将C或Ku频带的接收信号下变频为950-2150MHz的L频带信号,再由射频模块将这些中频信号转换为MPEG-2传输流 (transport stream)。

机顶盒制造商始终都要面对降低系统成本的压力,功能整合度更高的硅晶调谐器已在市场上出现,这些因素使得OEM厂商不再需要套装射频模块,他们可以通过主电路板直接提供这项功能。多种因素使射频前端设计相当困难,如射频输入的频率很高、卫星转频器的信号带宽很大 (通常为27MHz或36MHz)、复合输入功率的范围很广 (-80dBm"0dBm) 以及低噪声下变频转换器和多路开关(multi-switch) 等其它卫星外围设备都需要直流电源和交流控制信号反馈,这些电源和控制信号必须通过同轴线缆与接收信号一起上传。

除此之外,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OEM厂商必须将设计资源集中于个人录像 (PVR)、互动性和家用网络等具有较高附加值功能的产品。因此,需要元器件供应商提供射频前端解决方案,以便将研发投资减至最少,同时确认其产品达到所需的接收器性能标准或付费电视运营商的认证要求。

本文将探讨卫星射频前端的性能和功能要求,OEM厂商可利用文中列出的检查项目比较不同厂商的卫星射频前端解决方案。  

单芯片射频前端的目标

符合DVB标准的卫星、有线电视、地面广播和新出现的便携式应用环境现都采用比特流格式相同的MPEG-2传输流,因此,考虑到规模经济效应,OEM厂商通常会采用单一平台。这表示不同的媒体接收器会使用相同的MPEG译码器和主机IC,然后由有线电视、地面广播、卫星或IP等媒体的前端电路将传输流提供给主机。

射频电路前端包含调谐器和解调器功能,两者会通过从解调器到调谐器的专用模拟控制信号进行各种互动,如自动增益控制、射频调谐和滤波器带宽选择等,这使得想要取代套装射频模块的OEM厂商必须解决电路板层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以保持系统操作的一致性,同时将电路板布局和元器件误差等外部因素对接收器性能的影响减至最少。就此角度而言,将调谐器和解调器集成至同一个芯片当中具有极大优点,因为设计人员不必在电路板上费心安排这些反馈信号。

实现损耗

实现损耗(ImplementationLoss)是DVB-S前端最重要的参数,它代表接收器实际性能与理论最佳值的差距。实现损耗是在特定符码率 (symbol rate)、Viterbi编码率,输入功率和射频频率等传输参数下,将输出误码率降到可接受水平的实际所需载波噪声比 (Carrier-to-Noise) 与理想解调器的载波噪声比之间的差值 (以dB表示)。DVB-S标准规定,Viterbi译码器输出测量所得的实现损耗在2×10-4误码率下不能超过0.8dB,无论接收器的传输参数如何设定,都必须达到这项要求。实现损耗越低,接收器就越能将噪声影响减至最小。

测量不同输入功率和无线频率下的实现损耗非常有用。例如,当功率很大时,接收器的互调分量就可能造成实现损耗恶化;同样的,本振源在某一频率上的杂散信号也可能导致某些通道性能下降。

图1是在不同输入功率下提供3/4卷积编码率和22.5Mbaud?肼实腝EF操作时 (定义为Viterbi译码后的误码率为2×10-4) 所需的载波噪声比 (Eb/No)。  

灵敏度、选择性、互调和本地振荡信号的泄漏现象

除了解调器实现损耗外,调谐器噪声指数也会影响接收器的灵敏度。此外,总输入功率的变动范围也可能超过80 dB,这是因为许多设备都使用L频带通道 (可能包括UHF),另外,还有雨衰和线缆损耗等效应,它们对射频输入范围的高频部分影响特别严重 (集肤效应)。

另一方面,卫星广播对信道选择性的要求也比较宽松,这是因为同一位置的所有卫星转频器都会在接收器输入端产生大致相同的相邻信道输入功率,这与地面传输有很大不同。另外,接收器还须提供具备带宽设定能力的匹配滤波器,以满足不同通道的符码率 (1"45 MBaud) 和信号带宽要求,这与地面广播或有线电视传输也有极大区别。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也要具备良好的线性操作能力 (IP2, IP3) 才能应付可能出现的高复合功率输入。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卫星调谐器已开始采用零中频直接转换架构。尤其是在目标信号很弱而相邻信道信号又很强的系统中,零中频接收器更能提供所要求的选择性和镜像抑制,这是因为镜像信道实际上就是目标信道,而不是信号可能更强的相邻信道。然而,这些优势在卫星广播系统中就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各个信道在接收器输入端的功率都非常相近。

零中频架构的本振频率就是所要接收的射频通道,所以本振信号有可能混入接收信号。这种本振信号泄漏现象是零中频架构的主要缺点之一,它会导致下变频/混频后出现直流偏移,所以,调谐器和解调器之间必须使用大电容作为零中频模拟I/Q信号的交流耦合电容。

除此之外,由于本振频率等于目标射频信道的中心频率,零中频接收器架构特别容易受到振荡器的近载波相位噪声 (close-in phase noise) 影响。CMOS的1/f噪声特性使其近载波相位噪声会高于采用BiCMOS或硅锗工艺的振荡器,所以,CMOS工艺很难用来实现直接转换卫星调谐器。

这两种效应都可通过本振频率与目标频带相差约一个通道的低中频架构来避免。这种架构把射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后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用第二个数字混频器将它转换为基带信号。Silicon Laboratories已将低中频架构用于宽带卫星调谐器,把调谐器和解调器集成到同一个CMOS IC中,而不是使用成本较高的SIP技术把BiCMOS调谐器以及CMOS解调器整合至单一封装中。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