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射频工程师文库 > 远望谷RFID图书馆系统设计

远望谷RFID图书馆系统设计

时间:03-21 来源:RFID世界网 点击:

 一、行业背景

  图书馆不仅是读者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拓宽加深专业知识面的第二课堂,也是提高市民修养、陶冶情操、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如何有效并以全新的风格来发挥应有的功能,乃是现代图书馆

  事业健全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扩大等特点,使人们普遍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因此,图书馆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以适应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从而让读者能更好地利用它们。

  目前在国内图书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安全磁条+条形码"的技术手段,以安全磁条作为图书的安全保证,以条形码作为图书的身份证,解决了图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是顺架、排架困难,劳动强度高,图书查找、馆藏清点繁琐耗时,音像读物难以流通,自动化程度低,管理缺乏人性化,磁条容易被消磁,防盗效果差等等,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人员意识到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图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现代图书馆需要做到图书自动盘点、图书自助借还、图书区域定位、图书自动分拣,以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有没有一种集中了"条形码"优点,同时还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采用远望谷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不但安全可靠,效率高,而且还可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图书管理的发展要求。

  二、应用目标

  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许多重复性工作已经由计算机来处理与控制,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能够极大的提高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对图书的更有效、更及时的管理和控制。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帮助下,图书的自助借还、高速盘点、快速查找、定位、顺架、分拣成为了现实。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将给现代图书馆行业带来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使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三、系统简介

  远望谷R F I 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利用领先的RFID技术,将门禁、借书卡、图书标签、标签转换装置、自助还书机、自助借还书机、移动盘点平台以及馆员工作站系统软件融合为一体,实现了迄今最便捷的图书管理功能,是远望谷为图书馆量身订做的智能管理系统,它以国际领先的分层设计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充分应用现代R F I D的先进成果,从图书盘点、图书查找、自助还书、自助借书、图书门禁等各个角度,给出了最优化的选择,涉及图书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级图书智能管理的完美解决方案。

  四、系统设计

  五、运作过程

  新书进馆:

  首先为书籍粘贴RFID电子标签。利用标签转换装置将数据信息写入电子标签。这个过程就是在给每本书配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上架、顺架:

  粘贴了电子标签的新书,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扫描书籍,系统会自动在地图上定位该书应存放的书架,用推车载书籍到指定书架上架即可。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可以对书架逐个扫描,系统会自动挑出错架书籍,并且标明正确位置。

  盘点:

  在对图书馆图书进行盘点时,可以使用移动盘点系统或者手持式盘点系统,对所有需要盘点的书架进行扫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即可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完成盘点,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自助借还书:

  读者借书时,只需要将借书卡在自助借还机上扫描,再将所借书籍一起放在借还机的扫描区域,通过扫描,确认所借书籍。系统即可录入借书信息完成借书。并且利用热敏打印机打印票据。完全读者自助,方便快捷。还书操作更简单,只需要扫描书籍,即可完成还书操作,打印还书票据。

  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

  自助还书系统可以像银行自动取款机一样穿墙安装或者摆放在合适位置,方便读者随时还书。读者只需要将书籍放入还书口,确认后即可完成还书并可打印还书凭证。

  安全门禁:

  当没有办理借书手续的图书经过安全门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声光报警,防止图书被带出。安全门禁支持在线、离线两种工作模式,系统更安全、更可靠。

  移动图书馆:

  读者扫描借书证,确认身份以后,选择想要借阅的书籍,系统会自动将图书送到出书口,并打印票据。还书过程只须将书放入还书口,系统自动识别打印出还书票据,并自动将书放入正确位置。

  六、系统功能

  电子标签:

UHF超高频标签,体积更小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