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几种全新无线充电模式,发展潜力巨大
到的无线充电,运用的是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塬理。1819 年,丹麦科学家厄斯特观察到一段导线上如果通有电流,四周将会产生磁场,可以让指北针偏转。后人则进一步发现,将导线围成环状,甚至绕成线圈,产生的磁场 将会更强、更集中,这称为电流磁效应。至于电磁感应,则是在 1831 年由法拉第发现的。让一块磁铁或其他的磁场来源靠近一段没有电流的线圈,线圈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为电磁感应。值得注意的是,电磁感应的成立要件是磁场要有变化,例如磁铁愈来愈靠近 (愈来愈远离其实也可以)。外加磁场若是一直保持不变,是不会有感应电流的。
总而言之,电流磁效应就是电流的流动在四周产生磁场,电磁感应则是不断变化的外加磁场使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利用电磁感应来充电
这两种物理现象同时运用,就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目前的无线充电设备,都包含一个充电座,里面其实正是线圈。将充电座接到家用插头后,线圈周围会因为 电流磁效应而产生磁场。要充电的电子产品,里面也都有一个线圈,当它靠近充电座时,充电座的磁场将透过电磁感应,在电子产品的线圈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 流导引到电池,就完成了充电座和电子产品间的无线充电。你可能会问,磁场不是要改变才能有电磁感应吗?可是充电座与充电的对象距离却始 终保持不变,这样为何会有电磁感应呢?塬来,家用插座中流出的电是交流电,也就是说电流的方向不断的交替变化,一会儿顺着流,一会儿反着流。正因为如 此,充电座线圈产生的磁场随之不断在变换方向,并非保持不变,符合电磁感应的要件。
近来愈来愈多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开始提供无线充电 的功能,但是不幸的是,它们充电的时候,只要离充电座的距离稍远一些,充电效率就会明显下降。即便是最新的技术,充电距离也不能超过 5 公分,事实上,目前绝大部分可以无线充电的行动装置,都是要完全平放在充电座上才能进行,和想像中随走随充的无线充电仍有点差别。
利用共振拉长充电距离
为了增加无线充电的距离与充电效率,科学家正在设法利用磁共振的塬理进行无线充电。在电路中加入一些电容、电感等特殊的元件,适当连接后,会形成谐振电路。这就好像乐器行一定会有的调音工具──音叉一样。轻敲音叉一次,它可以持续振动一段时间,同样的,对谐振电路短暂通电,电路中也会产生维持 一段时间的讯号。
音叉具有共振这种有趣的物理性质。每支音叉都有自己的发声频率,当一支音叉振动发声时,若附近有另一支发声频率相 同的音叉,即使它没有直接受到敲击,也会跟着振动。音叉的共振可以说达成了能量的传递。谐振电路也可以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谐振电路放在一起,其中一个开始因为通电而振荡时,另一个电路也会跟着振荡起来,自动产生电流,电能就这样被隔空传送了。这样的现象称为磁共振,用来进行无线充电,可以让 充电距离达到数公尺,效率也有所提升。唯一的困难就是,要将两个电路调整到一模一样的频率,并且维持一段时间,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磁共振之外,也有科学家尝试借由雷射光的光能来充电,甚至是将电能透过和家用的 Wifi 网路相近的电波频段来传送。希望这些技术的突破,能让我们未来在充电时更加方便!
最新无线充电应用
1、悬浮灯泡:应用磁悬浮技术还可为手机无线充电。一款名为Flyte的灯具将磁悬浮、无线充电和优秀的产品设计都结 合到了一起,科技与设计的结合瞬间提升家居的美感与创意。Flyte由一个LED灯泡与无线电力接收器共同组成悬浮在空中的组件,而在灯泡的基座中则包含 有一个电磁铁。在连接电线的木制底座中则包含有一个无线功率发射器和另一个电磁铁。将灯泡放在底座上,并慢慢的释放它就会看到灯泡缓缓上升,并稳稳地悬浮在空中。这个底座同样也可以作为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垫。
2、 宜家将推支持无线充电家居。前段时间,宜家曾计划推出支持无线充电的家居设备。近日,有消息称具 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家居,宜家计划将在本月下旬正式上市,用户可以前往宜家家居进行体验。据悉,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家居设备或包括台灯、书桌、床头柜等。目前,不少智能手机都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如三星GALAXY S6等旗舰机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在选择无线充电时,要看清手机和设备支持哪类无线充电技术,避免出现无法兼容的情况。
欲掌握更多无线充电设计应用技巧,请即刻点击报名参加【无线充电技术应用沙龙】
- Wi-Fi基带芯片和Wi-Fi无线网卡设计方案(06-03)
- 无人机系统模块开发设计与仿真(04-18)
- 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原理与实作讲析(04-27)
- 详解无线充电:只需放在充电座上(03-11)
- 符合Qi标准的接收机线圈的设计(09-18)
- Qi标准无线充电配件一点通(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