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射频工程师文库 > FTTH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必备选择

FTTH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必备选择

时间:01-17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点击:

  2011年1月17日消息,当前广电、电信运营商都在进行网络的升级、改造,广电大力推进NGB的网络建设,电信则对用户的入户带宽进行大幅度的提速,虽然二者之间的网络基础不同,然而在向未来网络的演进中也表现出殊途同归。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遵循语音→语音+数据→语音+数据+视频的演进路线,最终实现业务融合,IPTV是其实现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而IPTV和节目的播控权是其关注的焦点。广电业的业务发展遵循广播视频→广播视频+数据→广播视频+数据+语音的演进路线,最终实现业务融合,数字电视双向化改造是其实现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而双向改造、安全监管、宽带接入和VoIP业务是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两者尽管技术手段和途径不同,但最终都将能提供以三种业务捆绑为标志的三网融合业务,由于IP技术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已经成为公认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都能接受的公共通信协议和信息传输平台协议,因此,IP技术是实现三网融合最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实现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家庭网络将是双方竞争的焦点,基于电信网的"三网融合",数字家庭网络将不断提升业务品质和客户体验;基于广电网的"三网融合",数字家庭网络将具备和电信网络的竞争实力。为此,电信和广电运营商还需要构建高效能网络使家庭享受到基于"云计算"的多种应用和业务。

  在实现三网融合的业务融合过程中,电视屏幕、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的三屏融合将成为趋势,而内容的提供将成为核心。三屏融合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统一的用户界面,同样的内容,同一个订购可以享受多屏电视服务;可以远程控制家庭娱乐设备(如机顶盒STB等),实现远程设置提醒、设置节目录制时间等;可以保持会话的一致性,例如在移动中收看电视剧后,回到家还可继续收看;可以分享网络存储(如网络录像机)等。

广电、电信网络演进路线各有千秋

  电信实施三网融合的技术路线遵循宽带IP网络的建设→宽带提速→FTTH→NGN→三网融合的发展过程。其中,宽带IPv6网络和FTTH接入网的建设是其工作重点。

  广电实施三网融合的技术路线遵循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数字电视双向改造→FTTH→NGB→三网融合的发展过程。其中,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广电实施三网融合的关键,是在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实现"三网融合"的发展目标。

  NGB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采用双向交互、组播、推送播存和广播四种工作模式,模拟与数字业务混合传输,基于优化的IP分组承载,有线无线混合形态的智慧家庭网络四个方面。NGB的网络架构和电信的网络在传输层和核心层的区别并不大(高速传输、交换和路由)。主要区别在接入层、汇聚层和管控模式方面。

  在接入、汇聚层面,NGB采用EPON、Cable Modem作为主流接入技术的同时,还研究和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ON(中国PON)技术和HiNOC(高性能同轴网络)技术;电信主要采用 EPON作为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广电网络采用接入汇聚路由器(ACR)开展端到端的业务,而电信网络采用BRAS/SR开展端到端的业务。

  在网络管理和控制方面,由于广电掌控了IPTV和节目的播控权,因此,NGB在强调端到端的全程管控同时,还可对上网和点播的视频信息进行监管,包括归属地的跟踪和溯源等;相对来说,电信则更加强调端到端的网络管理和业务管理等。

  在网络终端方面,广电和电信都强调家庭网络的建设。广电NGB强调支持"智慧家庭"的NGB家庭网络,要求与物联网融合。其家庭接入方式主要考虑充分利用同轴电缆的带宽资源,NGB的家庭信息中心,必须支持广电特色的"推送播存"模式,需要配置大容量的本地视频存储设备,NGB家庭终端要支持多模接入方式,未来要支持3D视频等。

FTTH亦是广电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三网融合将促使客户需求快速增长,将带来更多的业务。高清视频和高速宽带业务渴望100Mbit/s的带宽,实现每户100 Mbit/s需要FTTH技术,覆盖范围可达60公里,惟有FTTH才能满足"三网融合"长期发展的要求。因此,电信和广电的接入网络发展思路基本类似,目标趋同,最终在接入层面基于FTTH实现三网融合。电信接入网的发展遵循光进铜退→宽带提速→FTTH的技术路线,广电接入网的发展遵循双向改造→光进铜退→FTTH的技术路线。

广电在实施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对接入网的改造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采用 FTTB+EoC/FTTB+LAN叠加网的网改方式;采用光路融合,光进"铜"退的网改方式;采用光路延伸,FTTH完美融合的网改方式。其具体技术实现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CMTS +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