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电磁兼容(EMC) > 电磁兼容的概念和设计方法及实例介绍

电磁兼容的概念和设计方法及实例介绍

时间:01-25 来源:百度文库 点击:

入大地,以保护电子设备。

  2)对感应雷击采用的设计方法采用气体避雷管、压敏电阻、电压瞬变吸收二极管或固体放电管。利用其非线性特性,对感应雷击的高电压尖峰削波和能量吸收,以保护电子设备。

  5.1.5 静电

  当不同介质的材料相互摩擦时,会发生电荷转移而产生静电。当然静电也可能以其它的方式产生,比如受到其它带电体的感应。静电场强的高低取决于材料所携带的电荷量多少和对地电容的大小。当这种材料对电子设备的场强超过绝缘介质的击穿强度时,会发生电晕放电或火花放电,形成静电干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

  防静电的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是

  ——防止静电的产生,例如阻止静电荷的积累、泄放积累的静电荷,采用防静电地板和静电消除器等等。

  ——采用静电屏蔽和接地措施,将静电产生的电荷引走。

  ——采用耐静电电压值高的器件。

  ——采用静电保护措施,例如增加串联电阻以降低静电放电电流,增加并联元件以把静电放电电流引走,对静电作用下易损器件的操作防护和软件的静电防护等等。

  5.1.6 无线电发射源

  无线电发射机的频率范围为103~1012Hz。

  无线电发射机的有效辐射功率(ERP)很高。例如,军用雷达10GW,气象雷达1GW,船用雷达100MW,电视广播50MW,商用电台300kW,广播电台100kW,业余通讯1kW,车用通讯100W。

  因此,无线电发射源对电子设备是一很强的干扰源。

  对无线电发射源的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是

  ——严格控制无线电发射的方位角度,以减少无线电发射源干扰的空间范围。

  ——采用完整的电磁屏蔽和可靠的接地措施,以减少无线电发射源的泄漏干扰。

  5.2 对电磁干扰可能传播的路径的设计方法

  5.2.1 电路性耦合

  当两个电路存在公共阻抗时,一个电路的电参数通过公共阻抗对另一个电路的电参数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造成误动作时,即为通过电路性耦合的路径产生的电磁干扰。公共阻抗主要有共回路导线、共地阻抗和共电源内阻。

  电路性耦合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是

  1)对共电源内阻产生的电磁干扰,可以用不同的电源分别供电的方法,以去除共电源内阻产生的电路性耦合。

  2)对共回路导线产生的电磁干扰,可以用对导线阻抗加以限制或去耦的方法,以减低共回路导线产生的电路性耦合。共回路导线的阻抗包括电阻和电感。

  ——限制电阻的方法增大共回路导线的截面、减小共回路导线的长度和降低接触电阻;

  ——限制电感的方法减小共回路导线的长度和来回线的距离;

  ——电路去耦的方法去掉共回路导线,而将不同的回路仅在一点连接。

  3)对共地阻抗产生的电磁干扰,可以用降低共地阻抗的方法,以去除共地阻抗产生的电路性耦合。

  ——接地的种类和作用

  电子设备一般有两种接地。一种是安全接地,即将机壳接地,当机壳带电时,电源的保护动作,切断电源,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另一种是工作接地,给电路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同时也可将高频干扰引走。但是,不正确的工作接地反而会增加干扰,比如共地线干扰,地环路干扰等等。

  工作接地按工作频率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工作频率低的(小于1MHz)采用单点接地式,即把整个电路系统中的一个结构点看作接地参考点,所有对地连接都接到这一点上,并设置一个安全接地螺栓;工作频率高的(大于30MHz)采用多点接地式,即在该电路系统里,用一块接地平板代替电路中每部分各自的地回路。其主要原因是接地引线的感抗与频率和长度成正比,工作频率高时将增加共地阻抗,从而将增大共地阻抗产生的电磁干扰。工作频率在上述两者之间的可采用混合接地式。

  此外,还有一种浮地式,即该电路的地与大地无导体连接。其优点是该电路不受大地电性能的影响。其缺点是该电路易受寄生电容的影响,而使该电路的地电位变动和增加了对模拟电路的感应干扰。

  ——对接地电阻的要求

  接地电阻越小越好。因为当有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时,其上产生的电压,将产生共地阻抗的电磁干扰。另外,该电压不仅使设备受到反击过电压的影响,而且使操作人员受到电击伤害的威胁。因此,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Ω。

  接地电阻由接地线电阻、接触电阻和地电阻组成。为此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降低接地线电阻,为此要用总截面大和长度小的多股细导线。

二是降低接触电阻,为此要将接地线与接地螺栓和接地极作紧密又牢靠地连接,并要增加接地极和土壤之间的面积与接触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