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器件设计 >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自适应前馈线性化技术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自适应前馈线性化技术

时间:03-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单的迭代法是最速下降算法,在二次误差面的环境下,可以任选一个初始值α(定义在误差面的一些点),然后计算在那点的误差面梯度,并且相应地α被修正。二次误差面是经典的估计理论,基数vr(t)和估计误差ve(t)之间的相关等于误差面的梯度,这个相关用来驱动自适应性算法。最速下降法处理的随机梯度信号(ve(t)vm(t)*)表明上述算法在调整α和β。当vr(t)和ve(t)不相关时,梯度为0,这表明误差信号只包含失真。梯度法比最小功率法收敛快,且不需要为了确定改变方向而不断地进行失调。然而,在混频器的输出端对DC偏置敏感。如最小功率法一样,基于同样的理由导致误差抵消电路中收敛时间较长,这可通过在相关前压缩输出信号线性部分来减轻。

4 仿真过程及结果

本文采用梯度法实现自适应性前馈线性器。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到达最小点的曲面的梯度,采用复相关器用来计算梯度。前馈线性器有2个环路:信号抵消电路和误差抵消电路。线性抵消电路目的是消除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中线性部分,只剩下失真。复系数α驱动直角坐标形式的复增益调节器,采用复相关器来优化复系数的相位,并衰减相位相反的上下支路,这样就抵消了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线性部分,剩下的失真信号进入第二个环路。下支路的失真信号和功率放大器上支路的输出构成了误差抵消电路。系数β调整下行支路的复增益调节器,以便与上行支路的失真的相位相反。采用两路调制信号输入,间隔100 MHz,载波的频率取1.0 GHz,α取-0.1,β取-0.01,并采用迭代最小均方进行寻优,采用直角坐标向量调制器,为简化起见,采用理想无源元件。仔细选择适61应参数,最好的方法是确保信号抵消电路环(α适应系数)在误差抵消电路环(β适应系数)开始收敛前收敛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利用ADS2003进行系统级的仿真,在功率回退5 dB的情况下其仿真结果如图3~图8所示。图3表示自适应调整过程中α、β实部和虚部的变化情况,由图可以看出α的调整过程要先于β的调整。三阶、五阶交调总的变化趋势可以从图4看出,由图可知当调整继续进行下去三阶交调改善40 dBc,而五阶交调稳定后改善65 dBc。图5表示初始的误差频谱,图6表示调整后的误差频谱。图7表明功率回退5 dB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交调功率和谐波。图8表示经过自适应处理后前馈线性化器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自适应前馈处理,三阶交调和五阶交调均得到明显改善,功放的线性度明显提高。











5 结语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可以明显地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度,同时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在负反馈、预失真和前馈这三种线性化技术中,前馈技术提供了反馈的优点,但没有不稳定和带宽受限的缺点。本文利用梯度法实 现自适应性前馈线性器。仿真结果表明较之没有进行自适应前馈调整,在功率回退5dB的情况下,功放的三阶交调可以改善40dBc,五阶交调可以改善65dBc,功放的线性度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实现了大功率、高线性的输出,他降低了对功率放大器末级器件的要求,提高功放的电效率。在多载波、高速度、大容量通信系统中,前馈放大器可以很好地解决邻近信道干扰,提高系统ACPR值,保证系统工作的有效、可靠性。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