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布线口诀_30年行家实例解读家装电工布线口诀
定的引弧电压。当焊接电流增大时,输出电压急剧下降。根据P=UI(功率一定,电压与电流成反比)。当电压降到零时(即二次侧短路),二次侧电流也不致过大等等,即焊接变压器具有陡降的外特性,焊接变压器的陡降外特性是靠电抗线圈产生的压降而获得的。空载时,由于无焊接电流通过,电抗线圈不产生压降,此时空载电压等于二次电压,也就是说焊接变压器空载时与普通变压器空载时相同。变压器的空载电流一般约为额定电流的6%~8%(国家规定空载电流不应大于额定电流的10%)。
电工布线口诀_8、判断交流电与直流电流
电笔判断交直流,交流明亮直流暗,
交流氖管通身亮,直流氖管亮一端。
说明:判别交、直流电时,最好在"两电"之间作比较,这样就很明显。测交流电时氖管两端同时发亮,测直流电时氖管里只有一端极发亮。
电工布线口诀_9、巧用电笔进行低压核相
判断两线相同异,两手各持一支笔,
两脚与地相绝缘,两笔各触一要线,
用眼观看一支笔,不亮同相亮为异。
说明:此项测试时,切记两脚与地必须绝缘。因为我国大部分是380/220V供电,且变压器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所以做测试时,人体与大地之间一定要绝缘,避免构成回路,以免误判断;测试时,两笔亮与不亮显示一样,故只看一支则可。
电工布线口诀_10、巧用电笔判断直流电正负极
电笔判断正负极,观察氖管要心细,
前端明亮是负极,后端明亮为正极。
说明:氖管的前端指验电笔笔尖一端,氖管后端指手握的一端,前端明亮为负极,反之为正极。测试时要注意:电源电压为110V及以上;若人与大地绝缘,一只手摸电源任一极,另一只手持测电笔,电笔金属头触及被测电源另一极,氖管前端极发亮,所测触的电源是负极;若是氖管的后端极发亮,所测触的电源是正极,这是根据直流单向流动和电子由负极向正极流动的原理。
电工布线口诀_11、巧用电笔判断直流电源有无接地,正负极接地的区别
变电所直流系数,电笔触及不发亮;
若亮靠近笔尖端,正极有接地故障;
若亮靠近手指端,接地故障在负极。
说明: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流系数,是对地绝缘的,人站在地上,用验电笔去触及正极或负极,氖管是不应当发亮的,如果发亮,则说明直流系统有接地现象;如果发亮的部位在靠近笔尖的一端,则是正极接地;如果发亮的部位在靠近手指的一端,则是负极接地。
电工布线口诀_12、巧用电笔判断380/220V三相三线制供电线路相线接地故障
星形接法三相线,电笔触及两根亮,
剩余一根亮度弱,该相导线已接地;
若是几乎不见亮,金属接地的故障。
说明:电力变压器的二次侧一般都接成Y形,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系统中,用验电笔触及三根相线时,有两根通常稍亮,而另一根上的亮度要弱一些,则表示这根亮度弱的相线有接地现象,但还不太严重;如果两根很亮,而剩余一根几乎看不见亮,则是这根相线有金属接地故障。
电工布线口诀_13、对电动机配线的口诀
口诀:2.5加三,4加四;6后加六,25五;120导线,配百数
说明此口诀是对三相380伏电动机配线的。导线为铝芯绝缘线(或塑料线)穿管敷设。
先要了解一般电动机容量(千瓦)的排列:
0.8 1.1 1.5 2.2 3 4 5.5 7.5 1O 1317 22 30 40 55 75 100
"2.5加三",表示2.5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2.5加三"千瓦的电动机,即最大可配备5.5千瓦的电动机。
"4加四",是4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4加四"千瓦的电动机。即最大可配8千瓦(产品只有相近的7.5千瓦)的电动机。
"6后加六"是说从6平方毫米开始,及以后都能配"加大六"千瓦的电动机。即6平方毫米可配12千瓦,10平方毫米可配16千瓦,16平方毫米可配22千瓦。
"25五",是说从25平方毫米开始,加数由六改变为五了。即25平方毫米可配30千瓦,35平方毫米可配40千瓦,50平方毫米可配55千瓦,70平方毫米可配75千瓦。
"120导线配百数"(读"百二导线配百数")是说电动机大到100千瓦。导线截面便不是以"加大"的关系来配电动机,而是120平方毫米的导线反而只能配100千瓦的电动机了。
电工布线口诀_14、按功率计算电流
口诀: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单相千瓦,4.5安。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解释: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三相时(功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
- Protel软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02-28)
- PCB布线技术中的抗干扰设计(03-08)
- 浅谈开关电源设计中PCB板的设计注意事项(07-08)
- 新应用指南部署光纤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04-15)
- 综合布线、报警、消防通信系统三者的联系(11-25)
- 通信网络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