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智能照明电子电路设计图集锦

智能照明电子电路设计图集锦

时间:11-26 来源:网站整理 点击:

酸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为 14.4V。LM317接成恒压源,W为精密多圈可调电位器,通过调整W可以使输出端A点输出稳定的15.1V直流电压。电阻R4可以限制充电电流大小,D2可以防止市电停电后蓄电池反向放电。 R1、R2、C1、D1、F1组成交流电压检测电路,当交流电压正常时B点经过分压后电压为8伏左右,经过F1反相后输出低电平。当交流电压停电时,因为有D1隔离,所以B点电压迅速跌至0伏,经F1反相后输出高电平。 CD4011BP是COMS型四与非门集成电路,与非门工作的逻辑关系是:只有两个输入端都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才输出低电平;只要其中一个输入端输入低电平时就输出高电平。如果将两个输入端并联成一个输入端那么这个与非门等效成一个非门。门电路输入特性为:输入电压小于40%电源电压时为输入低电平;输入电压大于60%电源电压时为输入高电平。

  采用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器电路

  电路原理:路由二极管VD1~V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再经R1限流,C1滤波,VD6稳压获得10V直流电压,为7555定时器提供电源。7555定时器和R4、C2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暂稳态持续时间T=1.1R4C2=50。VS是晶闸管,控制灯的亮、灭。其工作原理是:白天当光线照射到光敏电阻RG时,其阻值变得很小,按动按钮SB,7555的2端不能产生幅度低于VCC/3的触发负脉冲,故不能使 7555的3端输出高电平来触发VS使它导通,电灯HL不亮。晚上:RG阻值变大,当按按钮SB时,7555的2端产生了低于VCC/3的低电平脉冲,从而使7555定时器的3‘端输出约50s的高电平,它触发VS的控制端,使VS导通,电灯亮。50s过后,7555定时器的3端恢复到低电平"O",晶闸管截止,灯灭。实现了只有夜间按动按钮SB才能使灯亮,而白天按也不亮的智能。既满足了人们照明的需要,又减少了电能的浪费,从而更加有效地节约了电能。

  

  光敏电阻RG选GM3516,7555定时器选CB7555,晶闸管VS选MCR100-8小型塑封单向晶闸管,其他器件按图中标注选择即可参数焊接安装,让光敏电阻朝向明亮处,稍加调试即可使用。此电路由于将市电交流220V直接引入电路板,一不小心易发生触电危险。制作时,请将元件焊接好,并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再通电试验,为保证安全,最好将此电路封装在一个小塑料盒内进行操作。

  继电器控制灯光智能照明系统电路设计

  传统室内灯光控制为墙壁开关的简单控制模式,完全由人操控,因为进入室内人员的节能意识不足,随意将所有灯打开,造成能源的浪费。本装置经过智能处理器分析处理再决定灯开关电源最终打开与否,有效地避免了实际教室内部的通电即亮的情况的发生。本设计主要是完成室内灯光的自动调节功能。由光敏电阻进行光线强度的采集,并由光敏电阻的特性得到相应的模拟信号量,交由MSC51单片机,MSC51单片机在接收到信号之后做出相应的处理,给出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接通与否,从而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此设计在保证有效照明强度的调解下,合理的控制灯管的数量,从而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解决室内公共照明的电能浪费问题。由光敏电阻采集光强信号,经转换得到数字信号交单片机分析判断处理,再由继电器控制灯光照明电路,最终决定灯光电源开与否,从而节约电能。创新方面,光敏电阻对室内光线感光结合单片机综合控制,改变传统的控制模式,合理控制照明灯的数量。关键点在于信号的采集及 MCS-51逻辑判定部分。本装置由智能处理器进行分析给出控制信号,有别于 传统灯光控制模式。传统室内灯光控制为墙壁开关的简单 控制模式,完全由人操控,因为进入室内人员的节能意识不足,随意将所有灯打开,造成能源的浪费。此外利用光敏电阻进行实时的光强信号的采集,得出实时的光照强度。装置的使用者仅仅需要按照平时的习惯接通电源即可,最终能否打开灯的电源,还得依赖于智能处理器给出的控制信号,整个过程由智能控制器自动完成。最大的三个优势 1、节能 2、造价低廉 3、自动完成灯线强度的调节 本装置适用于类似于学校教室的室内照明环境。目前教室的灯光控制完全由人的意念决定,导致电能的严重浪费。由于此设备造价低廉,线路连接和改造简单,易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可观。

控制部分单片机C51及相关外围电路构成。16字&TImes;2行的HD44780LCD作为显示器与51相连,实时显示系统状态。当某照明单元出现故障时,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DS1302及相关外围电路构成外部定时电路,优点是DS1302有两个供电方式,当使用环境中有电时,通过系统电源获得电能。设施停电时,则通过1 000μF的低压大电容供电,且该芯片功耗低,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