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半导体行业一系列并购狂潮 产业增长率依旧下滑_半导体,芯片,电子元器件
导体行业隶属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硬件产业,以半导体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几乎所有处于技术垄断或半垄断的国外芯片厂商,以及品质优异的电子元器件厂商,似乎永远处在产能不足中。
2016半导体行业一系列并购狂潮 产业增长率依旧下滑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估计,201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0.2%至3360亿美元。未来几年内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呈现回暖趋势,2016年和2017年将分别增长1.4%和3.1%。
同时在半导体行业一系列并购狂潮之后,整个产业的增长率依旧在下滑。此前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等产业组织预测,2016年晶片产业将"轻微正成长"。但更为不乐观的是,包括Gartner、HIS、ICInsights以及IDC等多家研究机构,都预测今年晶片市场将出现负成长。
面对摩尔定律逐步遭受挑战,半导体行业究竟发展现状如何又该何去何从?"半导体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并没有真正进入到高速增长阶段,更不用说到增长缓慢的成熟阶段了。"
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从晶圆到生产,再到封装测试。然而为什么总是出现产能紧张,严重缺货的现象?
几乎所有处于技术垄断或半垄断的国外芯片厂商,以及品质优异的电子元器件厂商,似乎永远处在产能不足中。如果换作国内厂商,岂容这种事情发生!一旦出现产能不足,应该会立马扩建产能,资金不够可以融资,或者通过吸取教训,在下一个淡季就作好屯货准备。
而国外的做法却是,宁愿因供货不及时而丢单也决不大量屯货,更不会冒然扩建产能。或许他们考虑的不是短期一两年内的市场行情,而是未来订单的长期可持续性。
拿芯片行业来说,国外芯片供应商不会因为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短期需求高峰,和炒货者造成的缺货假象而追加产能,更不会因为哪家同行工厂着火或地震停产而拓建厂房。他们在产能不足时,仍然是按订单生产,或者通过涨价来暂缓供不应求的问题。
国外厂商难道就不用考虑因供货周期太长而使中国客户错过新产品面市先机,而一个个弃它而去吗?
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中国的消费电子产品里,用到的核心部件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比如CPU、Flash、以及基带、射频器件和MEMS传感器。当供应端只有少数几家国外厂商的时候,他们中不会有人打破"持续性订单"原则而扩大产能。
二是当"持续性订单"原则成为西方企业的基本共识时,其实他们的整个产业链也同样在面对突然的订单曝增时保持冷静,这意味着即便有人要增加产能,其周期也是非常迟缓的,因为整个产业链都没有为此作好准备。也不用担心同行会通过扩大产能去争抢他们的订单。
三是问题的根源可能还是在于技术垄断。在许多领域,中高端市场上用到的关键原材料和生产工具(包括设备、仪器等),大多把持在欧美、日本和韩国人手里,中国企业只能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产业环节里,以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换取一些血汗钱而已。对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和生产工具,只有排队等候的份,因为不排队就没份。
- 电子变压器在电源技术中的作用(10-26)
- 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12-15)
- 高功率QCW半导体阵列的可靠性研究(06-16)
- 基于金属表面处理应用的电力半导体整流电源(01-01)
- 开关电源技术十大关注焦点(06-04)
- 2014年展望:在正确的时间跻身正确的市场事关重大(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