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便携医疗设备MCU选型必备宝典

便携医疗设备MCU选型必备宝典

时间:02-21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点击:

率遥遥领先,基于STM32的系统方案、软硬件成品模块以及芯片经销渠道等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相比其它32 bit低功耗MCU,三者在运算性能、功耗和外设集成度上彼此差距较小,选用STM32L的最大优势在于开发门槛低、参考资源丰富和经验分享直接。

  

  表2 典型低功耗微处理器的CPU绝对功耗对比

  

  表3 典型低功耗微处理器系统指标对比

  TI公司最新推出代号为"金刚狼(Wolverine)"的MSP430FR系列MCU,将铁电存储器集成至片上,代替原有Flash作为程序存储器,提高内存读写速度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了能耗。由表1数据对比可见,"金刚狼"系列为MSP430超低功耗MCU产品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能耗水平上一举领先各大低功耗MCU系列。然而,在低成本、高性能的32 bit超低功耗MCU群起之势的压迫下,功耗参数已慢慢相差无几,微弱的功耗优势对于绝大多数便携式仪器设计而言,已成为可以忽略的次要矛盾。对于任务和算法要求逐渐提高的便携式医疗电子仪器,更高运算效率和主频的32 bit MCU,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更快地完成工作,从而为休眠争取更多时间,从系统上降低功耗,并使得任务和事件获得更快的响应。

  对于某些功耗要求极为苛刻、运算处理任务简单和成本极为敏感的仪器设计,传统8 bit低功耗MCU为最佳之选。

  2.2 集成外设及其性能分析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系统集成度变得越来越高,这使得硬件系统的体积、功耗、成本和稳定度等指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硬件系统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对于便携式医疗电子仪器,其主要对象是面向人体,缩小仪器体积是提高便携性的直接途径,片上外设的种类、数量和性能,成为决定最终MCU选型的关键参考因素。如图1所示,列举出低功耗MCU通常集成的外设及其主要功能。

  

  图1 MCU集成外设及其主要功能

  生理参数的主要特点为:种类多,彼此间多存在相关性;信号谱多集中在几十kHz范围内;信号微弱,变化范围较大;特征变异的突发性和无规律性较强。因此,以信号测量为主要目的便携式医疗电子仪器,MCU模拟外设的集成度及其性能,值得高度关注。如表4所示,首先,EFM32全系列内ADC最多通道数为8 个,对于传统12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设计,测量将没有任何扩展余地。其次,KL系列独有的片上16 bit逐次逼近型ADC,在测量系统中可以节省一级信号放大,从而缩减模拟电路规模,降低系统成本并提高稳定度和集成度;在同等条件下,精度可提高16 倍,动态范围可扩大25 dB。

  由于 , 部分仪器通常需要同步测量多参数信号,数据量和记录时间的提高将造成控制模块和通讯接口的频繁操作,表4显示,STM32L部分型号含有SDIO接口,在设计带有SD卡记录功能的仪器时,可提高SD卡读写的可靠性和速率等指标。此外,除了考虑它们的数量、限制速率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外,必须关注各部分的单位功耗。表5举例说明了Energy Micro和ST公司的两款集成度和功能相近的32 bit低功耗MCU,可见,外设功耗的差距对于系统整体功耗的影响不容忽视。

  2.3 时钟系统的重要性

  在选定一款低功耗类型的MCU后,CPU及各功能外设的功耗绝对值只是仪器低功耗设计平台的物理基础,如何合理控制MCU内部灵活多变的时钟系统,是决定仪器低功耗设计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作为控制MCU运行的"驾驶舱",时钟系统成为衡量低功耗MCU各部件功耗可控度高低的重要指标。

  

  表4 典型低功耗微处理器的外设对比

  

  表5 两款MCU数字外设功耗对比

  

  表6 飞思卡尔Kinetis MCU家族全系列介绍

  2.4 软件开发与可扩展性

  仪器设计离不开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 由16 bitMCU开始,C语言程序设计已基本代替了原本基于指令集的汇编语言设计,仅仅在篇幅不多的启动文件中,才会利用汇编指令进行一些堆栈初始化、中断向量表配置和系统初始化函数的跳转等操作。为了简化软件的重用性、缩短微控制器新开发人员的学习过程、提高新设备的开发效率,ARM公司设计了以C语言为基础的Cortex-M内核微控制器软件接口标准(CMSIS: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为不同MCU库函数开发提供了统一的硬件抽象。因此,选用32 bit低功耗MCU,统一遵守CMSIS规则,软件开发成本和效率都会得到改善,尤其对于入门设计和平台移植,将事半功倍。

此外,如表6所示,低功耗MCU系列往往只是该品牌家族中的一部分,同一品牌中的不同系列一般在外设结构、管脚封装和底层驱动函数上保持一定兼容性。因此,宏观把握MCU系列的完整面貌,可以全面认识所选平台的可扩展性,为将来仪器升级、提高新产品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