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电场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原理的图文解析

电场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原理的图文解析

时间:08-1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情况下,理想的频率范围在200kHz至1MHz之间,有效耦合区的电压值在800V至1.52kV之间。

  

  图2a:电容传输充电器框图。

  图2b表明,对于一个满足EMI兼容要求的10W充电器来说,发送至接收电容耦合过程中存在电压步升和步降现象。采用模块化架构的设计概念允许装置制造商将模块用作黑盒子,从而方便发送器和接收器的集成。发送器设计覆盖到电源的链路、无线能量传输的控制以及根据位置灵活性目标对任何外形的主动耦合电极的控制。在接收器侧,电池接口决定了设计如何从主动耦合电极区域通过下变频模块正确地接收功率。由于便携式设备中使用的电池种类非常广泛,所以电路接口的标准化设计代表着向非常方便的设计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要考虑到更具挑战性的概念,比如更快的充电速度。主要得益于欧盟委员会持续施加的压力,微型USB 5V充电接口正在成为欧洲所有移动手机的标准。

  

  图2b:电压步升和步降是10W充电器中发送至接收电容耦合过程的一部分。

  与感应方法相比,使用准静电传输的关键优势之一是,待充设备在充电基座(或充电托盘)上的位置要求不是那么严格。通过x-y(表面)方向的精心设计,当接收器远离发送源时,仍能保持高效率且曲线相对平坦的能量传输,对任何设计(即使是有线充电器)来说效率典型值为80%左右,因此具有非常高的位置容差性能,而z(高度)仍然是最具挑战性的设计参数。

  另外,使用扁平方形或矩形的桌面托盘或接近垂直的接续架子允许以任何方向摆放充电设备,不一定需要很精确。此外,由于主要的主动接收电极可以由简单的薄铜箔搭建(这种铜箔的厚度在几个微米数量级,嵌入在塑料覆盖材料中),因此将它集成进消费设备要比集成功率感应器简单得多。

  如前所述,靠近电池的热量传递对感应方法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然而,作为电容耦合配置中能量载体的电场不会有任何较大的电流。由于没有这种直流流动,因此耦合区不存在发热问题:所有阻性损耗集成在模块或驱动器电路中,耦合区一点都没有。因此装置制造商在将微型模块集成进装置中时具有更大的设计灵活性,同时在耦合设计、功率电平和想要达到的定位容差方面具有很大的设计自由度。

  考虑到上述所有这些挑战因素,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可以实现更高的功率传输、更大的定位灵活性,还能满足EMC一致性要求,同时可以向制造商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性。总的来说,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将极大地鼓舞制造商集成以无线方式给便携式设备充电的功能。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