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基于多功能实用遥控插座的设计方案

基于多功能实用遥控插座的设计方案

时间:10-06 来源:电子技术网 点击:

  对孩子来讲手动式插座不仅是很危险的而且也不方便。遥控插座就安全方便了许多,可以随意的遥控它,也不会带来的危险。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功能实用遥控插座的设计方案。此方案中的多功能实用遥控插座不仅适用于家中有老弱病残的人来随时控制相关电器,也适用于夜里照看幼儿需随时开启台灯的家庭。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如果在有蚊子的夏晚,您可在蚊帐内自由控制台灯或电风扇,而不必担心蚊子混入。

  一、总体设计方案

  "多功能实用遥控插座"的工作是利用遥控器控制电源开关的原理,其中,由于集成块4013具有在触发脉冲的作用下置0、置1的功能并能将翻转后的信号保持,该电路利用4013的这个功能来设计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多功能实用遥控插座电路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多功能实用遥控插座电路的结构二、单元模块设计

  1.电源电路设计

  

  7805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稳压芯片了,它的使用方便,用很简单的电路即可以输入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它的输出电压恰好为5V,刚好是本电路所需的电压,它有很多的系列如ka7805,ads7805,cw7805等,性能有微小的差别,用的最多的还是 lm7805,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3个引脚。其中:1接整流器输出的+电压;2为公共地(也就是负极);3就是我们需要的正5V输出电压了。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当电路加入220V电压,变压器输出9V电压,经电容C1滤波,再将9V滤波电压输入稳压器7805,同时将9V电压提供给继电器工作。稳压器7805输出5V电压,再经电容C2滤波,将5V直流电压输送给红外线接收头、三极管9012、集成块4013工作。

  2.主电路设计

  

  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如果开始电源插座上的用电器没有工作,当我们按下遥控器按钮,红外线接收头接收到信号,输出低电平,三极管9012导通给电容器C3充电,当手松开遥控器按钮,三极管9012截止,电容器C3通过10KΩ电阻放电,给4013的3脚一个触发脉冲,4013开始工作翻转,输出端3输出一个高电平,使三极管9013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与电源插座串联的继电器常开触头闭合,插在电源插座上的用电器开始工作,同时发光二极管发光。同理,再按下遥控器按钮,红外线接收头接收到信号,输出低电平,三极管9012导通给电容器C3充电,当手松开遥控器按钮,三极管9012截止,电容器C3通过10KΩ电阻放电,给4013的3脚一个触发脉冲,4013开始工作翻转,输出端3输出一个低电平,使三极管9013截止,继电器线圈失电,与电源插座串联的继电器常开触头复位断开,插在电源插座上的用电器停止工作,同时发光二极管熄灭。

  3.红外线遥控电路

  

  (1)遥控器晶振频率与发射频率的关系

  

  附加说明:两者频率相差为12倍,发射频率、接收头频率误差不能超过1KHz,否则接收困难或无法接收。

  (2)红外遥控系统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的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m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锯法来粗略判判定。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集成电路。

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