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μPSD中存储器系统的配置

μPSD中存储器系统的配置

时间:08-14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

背景

  如果对ST公司的μPSD器件有一定了解,熟悉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原理,使用过PSDSOFT EXPRESS和KEIL开发设计,将对理解本文有很大的帮助。

  MCS-51单片机采用哈佛结构的系统结构,即数据存储器空间与程序存储器空间互相独立。它有16根地址总线,最大寻址能力为64K,这决定程序或数据空间不能超过64K。以上两点是本文所有讨论的前提基础。

μPSD的存储器系统结构
  μPSD由标准8032核和ST公司的PSD(可编程系统器件)构成,存储器系统包含两个主要部分,一是8032的内部存储器资源:256B内部RAM和128B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二是PSD中的存储器模块:主/次FLASH存储器,扩展的SRAM及控制PSD的CSIOP(Chip-Select I/O Port,类似于8051的SFR)。μPSD的主/次FLASH是完全相同的存储介质(早期的PSD813F1中的次存储器是EEPROM结构的),是两个独立的存储器。主FLASH通常分4~8块,每块16~32kb;次FLASH通常分2~4块,一般每块为8kb。μPSD中使用译码可编程译码逻辑阵列(DPLD),页寄存器PAGE,存储器控制寄存器VM,联合实现对存储器系统的配置。

关于IAP和分页技术
  为什么μPSD中要有两个FLASH?简单地说,这是为了实现IAP而设计的。IAP就是 "在应用中编程或升级代码",其原理是:单片机中装有一套用户程序和一套代码更新程序。正常情况下,单片机运行的是用户程序;在需要程序升级时,系统会切换到代码更新程序,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口下载新的用户程序代码,并写入到原来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更新完成后,再切换回至用户程序。基于MCS-51系统结构特点,在同一个存储器中运行主程序和改写程序是不可能实现的。所有用MCS-51来实现IAP功能的系统都必须有两个独立的存储器。实现IAP的难点在于存储器的切换控制,体现在μPSD中主要就是如何使用VM寄存器以及如何对存储器的片选控制。

  此外,随着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代码长度不断增加,64K的限制已经成为设计中的瓶颈。许多软/硬件供应商都竭力推出自己的方案以实现MCS-51对大于64K的支持,分页技术应运而生。

  分页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共区和分页区的设置,所谓公共区就是在所有的页面中均为有效的一块存储器区。在程序空间中,64K范围(1页)内的程序是连续的,一旦超过此范围,只保留低16位,最高位将被丢弃,程序会跳回开始处运行。保证程序在页面切换时不会"跑飞"就是通过公共区实现的。分页技术的实现方法是:当程序在调用位于分页区的程序时,首先保存返回地址,然后转跳到公共区执行,再修改页寄存器到新的页号实现页面的切换,调用程序,返回到公共区,恢复原来页号,最后从保存的返回地址返回。

  公共区的大小由用户自行设定,在μPSD中通常使用主/次FLASH中的一块或多块作为公共区,如使用1块次FLASH即8KB,2块次FLSAH即16KB,1块主FLASH则是32KB,若只想使用主FLASH中的20KB作公共区也是可行的,只要将主FLASH的地址范围只定义为20K的范围就可以了。当然,公共区的大小不能超过64K。公共区必须设在64K范围的低端,这是因为MCS-51中断入口地址的原因。公共区中保存所有的公用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全局常数表以及系统的初始化部分及页面切换程序。

μPSD存储器的空间配置
  μPSD中存储器系统配置主要是对程序空间的设置,相对而言数据空间的配置稍微简单一点。μPSD中主/次FLASH可设置为程序或数据空间,这是由VM寄存器决定的,VM寄存器的作用如表1所示。VM的内容可在运行时由MCU进行修改,这是实现IAP的关键。在PSDSOFT软件流程中可设置主/次FLASH为程序、数据存储器或程序/数据混合存储器,实际上就是对VM寄存器上电时的默认值进行设置,换句话说,就是确定上电时主/次FLASH分别位于什么空间。

                           表1  VM寄存器各位作用


  表中,"#RD可以/不能访问"是指此存储器是否位于数据空间,"#PSEN可以/不能访问"是指此存储器是否位于数据空间,因为在MCS-51系统中对外部数据/程序空间的访问就是通过#RD和#PSEN进行区分的。举例说明:

  VM=0CH,表示主FLASH位于程序空间,次FLASH位于数据空间;

  VM=16H,表示主FLASH位于数据和程序空间,次FLASH位于程序间。

  位0用来指定SRAM是否位于程序空间,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