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步进电机的使用特性与工作特点,步进电机的选用选型及其注意事项

步进电机的使用特性与工作特点,步进电机的选用选型及其注意事项

时间:04-24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步进电机是一种感应电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电路,将直流电变成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电流,用这种电流为步进电机供电,步进电机才能正常工作,驱动器就是为步进电机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器。

  步进电机又称为脉冲电机,基于最基本的电磁铁原理,它是一种可以自由回转的电磁铁,其动作原理是依靠气隙磁导的变化来产生电磁转矩。其原始模型是起源于年至年间。年前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的尝试,应用于氢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这被认为是最初的步进电机。二十世纪初,在电话自动交换机中广泛使用了步进电机。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步进电机在缺乏交流电源的船舶和飞机等独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也逐渐应用在步进电机上,对于数字化的控制变得更为容易。到了八十年代后,由于廉价的微型计算机以多功能的姿态出现,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步进电机的使用特性与工作特点

  1、工作特点

  (1)步进电机受控于脉冲电流,其输出的角位移严格与输入脉冲的数量成正比,角速度严格与频率成正比,改变通电顺序即可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

  (2)若维持通电绕组的电流不变,电机便停在某一位置不动,即步进电机具有自锁能力,不需机械制动;

  (3)有一定的步距精度,没有累积误差;

  (4)缺点是效率低。

  2、使用特性

  (1)步距误差

  步距误差直接影响执行部件的定位精度。步进电机单相通电时,步距误差决定于定子和转子的分齿精度、各相定子错位角度的精度。多相通电时,步距角不仅和上述加工装配精度有关还和各相电流的大小、磁路性能等因素有关。国产步进电机的步距误差一般为±10′~±15′,功率步进电机的步距误差一般为±20′~±25′。

  (2)最高启动频率和最高工作频率

  空载时,步进电机由静止突然启动,并不失步地进入稳速运行,所允许的启动频率的最高值称为最高启动频率。启动频率大于此值时步进电机便不能正常运行。最高启动频率fg与步进电机的惯性负载J 有关,J增大则fg将下降。国产步进电机的fg最大可超过5000Hz,功率步进电机的fg一般为1000~3000Hz。步进电机连续运行时所能接受的最高频率称为最高工作频率它与步距角一起决定执行部件的最大运动速度,也和fg一样决定于负载惯量J,还与定子相数、通电方式、控制电路的功率放大级等因素有关。

  (3)输出的转矩-频率特性

  步进电机的定子绕组本身就是一个电感性负载,输入频率越高,激磁电流就越小。另外,频率越高,由于磁通量的变化加剧,以致铁芯的涡流损失加大。因此,输入频率增高后,输出力矩Md要降低。功率步进电机最高工作频率的输出转矩只能达到低频转矩的40%~50%,应根据负载要求参照高频输出转矩来选用步进电机的规格。

  

  步进电机的选用选型及其注意事项

  在选择步进电机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选择,这样可以避免选型不当带来的麻烦。具体如下,仅供参考。

  1、步进电机转矩的选择

  步进电机的保持转矩,近似于传统电机所称的"功率"。当然,有着本质的区别。步进电动机的物理结构,完全不同于交流、直流电机,电机的输出功率是可变的。通常根据需要的转矩大小(即所要带动物体的扭力大小),来选择哪种型号的电机。大致说来,扭力在0.8N.m以下,选择20、28、35、39、42(电机的机身直径或方度,单位:mm);扭力在1N.m左右的,选择57电机较为合适。扭力在几个N.m或更大的情况下,就要选择86、110、130等规格的步进电机。

  2、步过电机转速的选择

  对于电机的转速也要特别考虑。因为,电机的输出转矩,与转速成反比。就是说,步进电机在低速(每分钟几百转或更低转速,其输出转矩较大),在高速旋转状态的转矩(1000转/分--9000转)就很小了。当然,有些工况环境需要高速电机,就要对步进电动机的线圈电阻、电感等指标进行衡量。选择电感稍小一些的电机,作为高速电机,能够获得较大输出转矩。反之,要求低速大力矩的情况下,就要选择电感在十几或几十mH,电阻也要大一些为好。

  3、步进电机空载起动频率的选择

  步进电机空载起动频率,通常称为"空起频率"。这是选购电机比较重要的一项指标。如果要求在瞬间频繁启动、停止,并且,转速在1000转/分钟左右(或更高),通常需要"加速启动"。如果需要直接启动达到高速运转,最好选择反应式或永磁电机。这些电机的"空起频率"都比较高。

  4、步进电机的相数选择

步进电机的相数选择,这项内容,很多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