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中国机器人“江湖”,一年到头没挣几个子,真没核心技术?

中国机器人“江湖”,一年到头没挣几个子,真没核心技术?

时间:04-11 来源:网站整理 点击:

"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将机器人用于工业生产似乎只需要一个步骤就可以完成——购买需要的工业机器人,花费并不算巨大。"徕斯机器人前高级经理屠崴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显然远远不够,通常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机械手臂仅仅是工业领域所理解的机器人的一部分本体而已,这样的本体"既没有躯干、没有手指,也没有眼睛,更不用说拥有可以思考的‘大脑’了"。

买来的机械手臂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在这之后企业会发现投入成本在不断累加,否则看似酷炫的机械手臂仅仅是一个装点门面的花瓶而已。据悉,完成这"第一步"后,首先需要在专用基座上完成组装,而这个基座并不是配套产品,需要再掏上千美元才行;组装完成以后,需要花几千美元买一个专门存放机械手臂的、配有安全装置(例如紧急暂停按钮和安全传感器)的笼子;当机械手臂的安装和安置问题得到解决以后,除非是新型昂贵的设备,这些机械手臂仍然不能立马用于工业生产,因为企业还需要为这些机械手臂配备端执行器、工具变化器、力觉感应配件、机械手臂配备视觉系统、配件供给设备以及总控制系统等,否则这些机械手臂很难完成诸如工具零件替换、重力感知以及运送零部件等任务。

从这个过程不难发现,这些设备要么价格不菲,要么耗费在调试的时间过长,无形中使用机械手臂进行工业生产的成本会有较为明显的增加。而成本的增加显然会让一些传统制造型企业望而却步。

不过,成本固然是约束制造型企业升级机器人生产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花出来的钱能否收到应有的效益才是企业更深层次考虑的问题。而这,显然也并不达标。

当由传统工人来生产制造,那么只需要将生产新产品的工序流程告知他们,或者进行新的技能培训之后,他们就可以马上投入生产制造了。而相较于现在大部分的机械手臂而言,它们仍然只能被称为"笨拙"的产品——这些机械手臂的每一步程序都需要提前被编制好,否则它们根本不知道要如何移动和操作,而每道工序都需要不断地重新编程,屠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显然,相对于普通劳动力,目前工业机器人柔性的欠缺成为制约工业机器人渗透率的原因之一。无锡微研精密董事长谈渊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机器换人的成本和收益之间必须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否则单纯的机器换人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是大多数民营制造型企业所难以承受的。

"性价比"之战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2%,而全球正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已超过150万台。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30万台,其中,140万台在亚洲,占比超过一半。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

不过,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迅猛,但在曲道奎看来,巨大的市场却并未孕育出中国自有的可与工业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掰掰手腕的机器人企业。据悉,发那科、安川、ABB和库卡作为机器人"四大家族",它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

近几年这些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纷抢滩中国机器人市场,投资生产基地,竞争日趋激烈。其中ABB已把全球机器人事业总部以及两大生产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

中国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发展起来的。在四大寡头存在的市场下,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可以沿着既有的发展轨道,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和自身"性价比"的优势慢慢壮大起来。

有数据测算,进口的EpsonSCARA(平面关节型机器人)价格为30万~40万元人民币区间,企业收回成本大概需要3到4年,而采用国产的同类SCARA价格则仅为20万元人民币。臂长越长、额定负载越重的进口机器人溢价越高,在这方面,国产机器人性价比优势越大。

之前,用户企业之所以不愿意采购国产机器人,甚至有些企业宁愿采购外国的二手机器人,就是由于担心稳定性差,影响业务,一旦出问题造成停工,损失惨重。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被攻克。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国产机器人是可以沿着既往的发展思路实现后发制人的崛起的。

不过,这样的日子在曲道奎看来恐怕行将结束。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机器人产业日益进入2.0时代的当下,除了地位依然稳固的四大家族,新进者谷歌、Facebook等外来者正在颠覆既有的机器人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并以各种形式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推动其发展,包括Facebook、微软、谷歌与亚马逊这些企业都透过产品、服务与消费者互动,并累积了多年的初级数据,未来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都是大量数据搜集、整理并分类、标注使这些初级数据变成信息,最后再透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