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地图与驾驶构成Mobileye在智能汽车领域策略
↓可跳转
地图与驾驶策略
关于地图测绘,Shashua做出的解释包含三个方面:Roadbook、高精度定位以及可行驶的路径。上面提到,Shashua认为地图是对感知系统的一个冗余设计,除了依靠图像识别之外,地图在进行车道识别与提供可行驶路径上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关于Roadbook与高精度定位内容。而关于驾驶策略的内容,是另外一个重点。看清楚周围环境,并知道自己在哪儿之后,自动驾驶所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依然是怎么去开车。感知与定位都是辅助手段,其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最后的操作。这也是Mobileye要联手意法研发EyeQ5的原因。
EyeQ5在运算性能上的表现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这块芯片上,Mobileye将为车企提供一整套标准的操作系统与软件开发包(SDK)。SDK的作用除了让车企开发进行神经网络的原型设计和开发,并将其嵌入EyeQ5之外,还能够访问Mobileye预先训练的网络应用层。
通过长期在图像识别上的积累,以及深度学习算法,让控制单元能够很快计算并得出可通行的路径方案,然后通过实际的训练,深度学习算法还能够让系统逐渐掌握驾驶车辆的经验。但是从Mobileye来说,如何具体去操控车辆并不是其擅长的地方,如果在其提供的算法基础之上,车企再以自身在车辆控制上的经验去进行优化或者再次开发,系统将会表现得更好。或许这就是EyeQ5被设定为开源的原因之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允许车企自行定制方案,除了能够提供差异化方案之外,车企自己对于控制算法的掌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EyeQ5的出现,把Mobileye的一系列动作串成了线。关于系统级解决方案,做一个推测的话,可能是一个传感器+EyeQ5的集成,包含图像识别、激光扫描、驾驶策略等控制算法。未来随着Mobileye合作商的增加,这个圈子也可能会变大。随着Mobileye在自动驾驶布局的逐渐显露,各家在路线上不同、产品开发上的侧重点、深度学习使用方式的不同都已经愈加明显,竞争的态势也愈来愈加激烈。
其实,在四月份的演讲中,除了感知之外,Shashua还特别提到了关于深度学习架构上,End-to-End和Semantic Abstraction(语义抽象)的区别,以及Mobileye为什么选择后者的原因。关于深度学习的这两个不同架构究竟有何区别,Mobileye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又在于什么?
- 自动驾驶技术将在这7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09-10)
- 看日系三大品牌如何推进自动驾驶(02-28)
- 技术详解特斯拉Model S首起致命车祸 后续如何避免?(06-04)
- 【科普】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07-15)
- 自动驾驶技术到底什么时候能成熟?(09-12)
-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都有哪些?(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