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 “摩擦生电”有望拯救可穿戴设备续航
最早研发出的奈米发电机。两层薄膜在重复摩擦与分开的动作之际,可以产生交流电,图七为操作步骤。
图六、TENG的四种基本的操作模式
图七、垂直接触-分离模式
第二种为滑动模式(Lateral Sliding Mode),周期性的滑动也可以产生交流输出,而且可以设计为平面滑动(planar motion)、圆柱旋转(cylindrical rotation)或是平盘旋转(discrotation),图八为操作步骤。
图八、滑动模式
第三种为单电极模式(Single-Electrode Mode),与上述二种模式的差别在于只有下层薄膜接负载,而上层薄膜则是自由上下移动的,所以此种模式可用于例如以指尖滑动摩擦生电的应用,图九为操作步骤。
图九、单电极模式
第四种为独立摩擦层模式(Freestanding triboelectric-layer mode),见图六(d),与上述三种操作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上下面板是不接触的,因此可以降低两层薄膜接触面的磨损率。
在当初开始研究TENG时,其目标就是为了要对传感器网络中的小型电子组件提供电源,而研发至今,已证实摩擦生电奈米发电机不仅能攫取小尺度的能量,也能收集大规模的能量,例如流水、雨滴、海浪等等自然能量。
在2013年,王中林教授团队于ACSNANO期刊发表论文"Human Skin 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Harvesting Biomechanical Energyandas Self-Powered Active Tactile Sensor System"(图十),将TENG置于人体皮肤之上,然后收集TENG与皮肤摩擦之后产生的电力,如此采集到的生物机械能可以点亮数十颗绿光LED,而这也让人体自我发电并供电给行动装置的实现可能性大幅上升。
图十、与皮肤摩擦的TENG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15年1月于IEEEMEMS2015研讨会上,发表论文"Skin Based Flexi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with Motion Sensing Capability",更进一步将奈米发电机以贴片的方式黏在手臂或喉咙的皮肤上,光是拳头握紧或是讲话发声等这么简单不费力的动作,就可以产生7.3V~7.5V的电力;而在实验中,最高可产生90V及0.8mW的电力,已足够点亮12个商用LED灯。
这款发电贴片其尺寸仅如邮票一般大小,也因为采用金箔做为电极(图十一),而非使用材质较硬的氧化铟锡(ITO)做为电极,所以可以更易于贴合在皮肤之上,相对于之前所发表技术来说,更适合用于人体自我发电的应用。
图十一、以金箔做为电极
如果摩擦生电奈米发电机的技术在未来可以达到商业化的标准,那么,穿戴者就可以随时随地为自己的装置充电,而穿戴式装置就可以不再需要以大颗的电池来延长续航力了。
虽然摩擦生电奈米发电机的技术发展,不论是用于人体动能采集,或是用于自然风雨的能量采集,将继续面对许多务实问题的挑战,例如材料的稳定度、长期摩擦后的磨损率、高电压低电流的电源管理技术、能量储存技术、封装、连接或整合至装置等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摩擦生电现象,竟也有如此实用的潜力,微小的能量汇聚之后也有巨大的用处,未来还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嗯,不要被您的想象力给框限住了喔!
- 谷歌眼镜初体验:眨眼拍照、WIFI接入、语音文本转换(03-24)
- 可穿戴设备新趋势:触摸即可发光的“电子皮肤”(06-24)
- 医疗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主要器件:MEMS传感器(02-14)
- 应可穿戴保健设备大势 ADI最新解决方案详解(02-11)
- 可穿戴设备市场起飞,蓝牙Smart引爆设计热潮!(02-17)
- 三星最新曲面Gear Fit最详拆解:内部设计构造大揭秘(04-29)